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奇葩皇帝合集 > 第36章 掠夺民财物,富户遭横祸

第36章 掠夺民财物,富户遭横祸(1 / 1)

随着刘义符对享乐的需求愈发无度,国库早已被他挥霍一空,连宫中日常的宴饮、戏班的供养都渐渐捉襟见肘。可他丝毫没有收敛之意,反而将目光投向了民间——那些积累了些许财富的富户,在他眼中成了可以随意搜刮的“钱袋子”。为了获取更多钱财满足自己的奢靡生活,刘义符竟不顾王朝律法与百姓生计,公然下令掠夺民间富户的财物,一场由帝王主导的“劫富”闹剧,就此在南朝宋的土地上上演。

景平二年秋,刘义符在宫中设宴,看着殿内日渐减少的奇珍异宝,又听闻新召来的戏子抱怨赏赐微薄,心中顿时生出不满。他对着身旁的宦官总管说:“宫中财物日渐匮乏,连朕的玩乐都受了影响,你有何办法能快速筹集钱财?”宦官总管早已摸透他的心思,连忙谄媚道:“陛下,民间有不少富户,家中金银珠宝、田地房产无数,若能让他们‘献’出些财物,定能解宫中燃眉之急。”刘义符眼前一亮,当即拍板:“好!你即刻派人去办,就说为了支援边境战事,需向富户‘借’些财物,若有不肯者,便以‘通敌叛国’论处!”

旨意一出,宦官总管立刻挑选了一批凶神恶煞的宫人和禁军,组成“敛财队”,前往各地掠夺富户。这些人手持刘义符的圣旨,打着“支援边境”的旗号,实则如同强盗一般,闯入富户家中,不问缘由便开始搜刮。在吴郡,当地最大的富户沈家,世代经营绸缎生意,家中积累了不少财富。“敛财队”闯入沈家时,沈老爷正与家人商议生意,见一群身着官服的人破门而入,还以为是朝廷有要事宣布,连忙上前迎接。可“敛财队”头目却直接亮出圣旨,厉声喝道:“陛下有令,沈家需‘献’出金银万两、田地百亩,支援边境战事,若有违抗,便是通敌叛国!”

沈老爷闻言大惊,连忙解释:“官爷,家中虽有些积蓄,可万两金银、百亩田地实在过多,还请官爷通融!”可话音刚落,“敛财队”的人便已开始四处翻找。他们砸开沈家的库房,将里面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尽数装车;又强行夺走沈家的地契,将百余亩良田划归“官产”。沈老爷试图阻拦,却被人推倒在地,家中的女眷吓得哭作一团。临走时,“敛财队”头目还放话:“若敢将此事外传,定让你沈家满门抄斩!”沈老爷看着空荡荡的库房和被夺走的地契,气得一口鲜血喷出,当场昏死过去。沈家失去了所有财产,很快便家道中落,家人只能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

类似的场景,在南朝宋的各州府不断上演。“敛财队”的借口层出不穷,除了“支援边境”,还会以“修建皇宫”“供养军队”等名义,肆意掠夺富户财物。在会稽,富户林家因不肯交出祖传的玉佩,被“敛财队”诬陷为“私藏国宝”,不仅玉佩被夺走,家中男丁还被抓入大牢,女眷则被发配为奴;在广陵,富户陈家因反抗掠夺,“敛财队”竟放火烧毁了陈家的宅院,无数珍贵的字画、古籍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陈家数十口人葬身火海,仅有少数人侥幸逃脱。

这些富户大多是世代经营的商户或地主,他们的财富虽不算顶级,却也是通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辛苦积累而来,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可在刘义符的掠夺下,他们要么家破人亡,要么流离失所,原本繁荣的城镇,渐渐变得萧条起来。许多商铺因店主被掠夺而关门大吉,农田因地主逃亡而荒芜,百姓的生活愈发艰难。

更严重的是,刘义符的掠夺行为彻底打破了社会秩序。原本安分守己的百姓,见帝王公然掠夺富户,也开始心生不安——今日富户被劫,明日或许就轮到普通百姓。为了自保,不少百姓开始藏匿家中财物,甚至举家逃亡,导致大量人口流失;还有些人因走投无路,干脆落草为寇,在山林中劫掠过往行人,使得各地治安急剧恶化。地方官员虽知晓此事,却因畏惧刘义符的威严,不敢上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社会秩序一步步走向混乱。

徐羡之、傅亮得知此事后,曾多次入宫劝谏刘义符:“陛下,民间富户是国家经济的根基,掠夺他们的财物,不仅会导致地方萧条,还会引发百姓不满,恐生祸乱啊!”可刘义符却满不在乎地说:“朕掠夺的不过是些富户的财物,与普通百姓无关,何来祸乱之说?再说,这些钱财能让朕安心享乐,比什么都重要!”说完,便将徐、傅二人赶出宫去。

在刘义符的纵容下,“敛财队”的掠夺行为愈发猖獗,民间怨声载道,反抗的情绪也在暗中积聚。一些富户为了自保,开始暗中联络,准备联合起来反抗朝廷;普通百姓也对刘义符的暴政愈发不满,街头巷尾都能听到对他的指责。整个南朝宋如同一个装满炸药的火药桶,只需一点火星,便会引发巨大的爆炸。而刘义符却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享乐世界里,看着掠夺而来的金银珠宝,笑得合不拢嘴,丝毫没有察觉,一场足以颠覆他统治的风暴,已在民间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