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政委补充道:“电文末尾加上一句,此为我部初步构想,请中央审议指示。同时,将我们掌握的华北敌军详细部署情报,一并附上。”
刘川点头同意,随即对其他人部署任务:“入关作战,非同小可。各部队要继续加强针对性训练。韩楚,你负责组织各纵队主官,研究华北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傅作义部的作战习惯,拿出几套具体的战役构想方案来。”
“明白,我组织人手,尽快搞出来,”韩楚摩拳擦掌。
“朱锐,你们炮兵要着重研究对坚固设防大城市的炮火准备和支援战术。北平城墙可不是锦州城墙能比的。”
“司令员放心,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回头形成报告,”朱锐信心满满。
“肖光同志,谭正同志,政治动员和接管城市的准备工作要提前做,而且要做得更细。尤其是入关后的群众纪律,必须反复强调,秋毫无犯,”
“是,”肖光和谭正齐声应道。
“另外,”刘川语气变得格外严肃:“此次入关,务必要保密,所有准备工作,都必须在不引起敌人警觉的前提下进行。部队调动、物资集结,都要隐蔽。要让傅作义以为我们还在东北休整,放松警惕,”
命令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传达。东野在各纵队的训练场上,训练的科目悄然发生了变化。战士们开始练习在更为复杂陌生地形下的行军、伪装和攻坚。参谋人员则对着华北的地图沙盘,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的进攻路线和遭遇战预案。
李云龙拿着刚发下来的华北敌军部署图,找到丁伟:“老丁,你看看,傅作义把部队摆得跟个刺猬似的,北平、天津、张家口,互为犄角,不好下嘴啊。”
丁伟仔细看着地图,手指在上面比划着:“是啊,硬啃肯定不行。你看这里,北平与天津之间,还有这些平缓地带,适合咱们的装甲部队机动。如果能快速插进去,把他们分割开,这盘棋就好下了。”
“关键是快,”李云龙一拍大腿:“得让傅作义反应过来之前,就直接打进他的腹地,咱们的坦克、汽车可得给力,”
梁中玉的装甲纵队驻地,坦克和装甲车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保养,驾驶员和车组人员针对华北平原可能遇到的河流、沟渠等地形,进行了强化训练。
而在司令部,刘川与核心领导层每天都进行着小范围的研讨,不断完善着入关作战的细节。中央的回电也很快到来,完全同意了东野的作战计划,并指示华北军区全力配合。
时间在紧张的备战中悄然流逝,距离预定的五月份越来越近。关内关外的气氛,却已然不同。东野百万大军积蓄着力量,只待那一声令下,便要破关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