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山河鉴:隋鼎 > 第130章 军中大比武

第130章 军中大比武(2 / 2)

今上失其政,四海鼎沸。李密在瓦岗,窦建德纵横河北,杜伏威威震江淮,而突厥于塞北窥视中原。试问:当此群雄逐鹿之际,我武阳郡欲解民于倒悬,成王霸之业,当何解?请详述方略,并剖析其中利害。

【试题二:临阵机变策】

假设你率三千步卒,一千弓手,两刻钟后将于清河之畔遇突厥五百精骑。敌皆来去如风,甲胄俱全。我军多为新募之兵,训练日久,但阵战经验匮乏。此时距大营尚有五十里,你当如何部署,方能保全部队,退敌制胜?

【试题三:强军根基策】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然无粮不聚兵。今我武阳仓廪尚虚,流民日增。若命你筹措万人大军三月之粮饷,当以何策为之?请分“开源”、“节流”、“防弊”三要,详陈方案。

【试题四:强军祛弊策】

夫治军如理丝,必察其紊而后理。我车骑将军府新立,军中亦难免积存旧弊。请明察秋毫,直言我军目前于军纪、赏罚、编练、兵源之中,最为要害之弊端何在?并针对所陈之弊,详述根除之方略。有言在先:但求言之有物,不罪直言。

【试题五:军械革新策】

军中现有制式弓弩,射程、力道皆有定数。若命你监造一新式远程兵器,以助守城破阵,有何构想?请绘其大略,并阐述其原理、所用材质、工匠需求及优劣之处。不必拘泥于成法,但求言之成理。

规则明确:五题之中任选两题作答,另外三题若作答则计为附加分。

一时间,大帐之内,众生百态,神情各异。

韩景龙目光沉静,迅速扫过所有题目,略一沉吟,便提笔蘸墨,显然胸有成竹,选择了最擅长的领域。他久理军务,对后勤、军纪、局势皆有深刻体会。

刘苍邪则浓眉紧锁,盯着【临阵机变策】和【强军祛弊策】,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案几。他悍勇善战,临敌经验丰富,但对于剖析天下大势和细致的管理方案,则感到有些棘手。

张定澄看着【天下大势策】,眼神复杂,他在隋军中辗转多地,对各方势力有着更直观的认识,此刻正结合自身经历,默默构思。

高朗和高安两位年轻人,则是既兴奋又紧张,不停地用手挠头,似乎在权衡哪道题目更适合自己发挥。

而在考场角落,赵鸿永抓耳挠腮,面前摊开的稿纸上还只有寥寥数行字,他主要选择了【临阵机变策】,对于其他题则是一脸苦相。他不禁偷偷瞄了一眼不远处的顾陆离,只见那小子正伏案疾书,笔走龙蛇,似乎文思泉涌,气得赵鸿永暗自腹诽:“装,接着装!看你小子能写出什么花来!”转头便继续做自己的考题。

更多的人则是陷入沉思,或闭目凝神,或抬头望帐顶,或反复阅读题目,试图从字里行间捕捉到主考官高鉴和魏征的真正意图。这五道题,如同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他们的文字功底,更是其眼界、韬略、务实精神与解决问题的潜力。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一种无形的压力。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又如同战前的密鼓,预示着这场决定许多人命运、乃至影响整个武阳郡未来走向的智略较量,已然正式开始。高鉴与魏征站在主帐之外,遥望那五座肃静的考帐,目光中充满了审视与期待。他们深知,今日在这帐中奋笔疾书的,或许就是未来驰骋疆场或镇守一方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