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孩子!搁一块儿!那就是金童配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嫂子!您老要是点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保管办得妥妥帖帖!风风光光!让您老明年就抱上大胖孙子!”
赵媒婆说得眉飞色舞,唾沫星子在阳光下闪着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锣鼓喧天、花轿进门的热闹场面。
李凤兰依旧没抬头。她慢悠悠地把搓好的苞米粒扫进簸箕里,又拿起一根新的苞米棒子,继续搓。粗糙的苞米叶子刮着她的手心,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赵媒婆看着李凤兰面无表情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着急起来。她脸上的笑容依然保持着,但身体却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似乎想要离李凤兰更近一些,好让她能更清楚地听到自己说话。
“嫂子啊,您看这桂花姑娘,那可真是百里挑一的好闺女啊!”赵媒婆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急切,“您看看这模样,这身材,还有这性情,哪一样不是顶呱呱的?这样的好姑娘,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嫂子,您家老四也不小了吧?都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啦!早点给他寻摸个好媳妇,让他早点成家,也好早点给您添个大胖孙子呀!您想想,那多好啊!”
赵媒婆一边说着,一边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凤兰,希望能从她的脸上看到一些反应。
李凤兰终于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她一双眼睛抬起,没什么情绪地看了赵媒婆一眼。然后,她慢腾腾地站起身,,走到灶台边,拿起那个豁了口的粗瓷碗,从水缸里舀了半碗凉水。
她端着水碗,走回来,把碗放在赵媒婆脚边的小板凳上。
“喝水。”李凤兰声音嘶哑,平平淡淡,听不出喜怒。
赵媒婆愣了一下,看着脚边那碗清亮亮的凉水,又看看李凤兰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心里有点犯嘀咕。这李婆子……啥意思?是嫌礼轻?还是……没看上桂花?
她堆起笑,端起水碗,象征性地抿了一小口:“哎哟!谢谢嫂子!您老太客气了!这水……真甜!”
李凤兰没接话,重新坐回小马扎上,拿起苞米棒子,继续慢悠悠地搓着。一双眼睛低垂着,仿佛刚才那碗水,就是她全部的回应。
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苞米粒“沙沙”滚落的声音,和赵媒婆略显尴尬的喝水声。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凉意。
赵媒婆端着水碗,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她看着李凤兰那副油盐不进、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心里那股子热乎劲儿像被浇了盆冷水,渐渐凉了下来。她眼珠子转了转,放下水碗,脸上重新堆起笑,准备再添把火……
李凤兰依旧低着头,专注地搓着苞米粒。那粗糙的颗粒在她指间滚动,像碾过岁月的年轮。她一双眼睛里,映着地上斑驳的光影,也映着赵媒婆那张涂脂抹粉、写满算计的脸。她知道,这碗水,堵不住媒婆那张巧嘴。但至少……能让她消停一会儿。至于桂花……是好是歹,是圆是扁,她心里……自有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