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完动线规划,王总提议去厂区里的旧办公楼看看,说“那里想改造成文创商店,你们也帮忙看看结构是否可行”。旧办公楼在厂区的最里面,楼梯扶手已经生锈,踩上去发出“咯吱”的声响。林未晚走在中间,前面是王总和顾时砚,后面是小周和甲方的工作人员,她听着顾时砚和王总讨论改造方案,声音清晰又冷静,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难受得厉害。
走到三楼时,王总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间办公室说“这间办公室还挺完整的,你们看能不能保留下来,做成一个小型的怀旧展厅”。林未晚抬头一看,心脏瞬间漏跳了一拍——那是她和顾时砚以前的临时办公室,门牌号还是“302”,和五年前一模一样。
顾时砚的脚步也顿了一下,他看着办公室的门,沉默了两秒,才开口说“这间办公室的结构比较完整,保留下来没问题,只是内部的墙面和地板需要重新处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他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任何情绪,像是第一次来这里。
王总推开门,办公室里的景象和林未晚记忆中的几乎一样——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小桌,桌上还留着一道浅浅的划痕,那是顾时砚当年用美工刀刻的,说“以后我们要是分开了,看到这道划痕,就能想起对方”;墙角的柜子上,还贴着她当时画的小漫画,画着她和顾时砚在车间里工作的场景;就连天花板上的吊扇,都还保持着当年的样子,只是落满了灰尘。
林未晚走进办公室,指尖轻轻抚摸着桌上的划痕,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想起以前,顾时砚总在这张桌子上给她讲方案,她听不懂的时候,他会耐心地一遍遍地讲,直到她明白为止;想起下雨天,他们俩被困在办公室,顾时砚会用微波炉热牛奶,然后和她一起坐在窗边看雨;想起实习结束那天,他们俩在这张桌子上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说“以后一定要常联系”。
“林设计师,你觉得这里的动线怎么规划比较好?”王总的声音传来,林未晚赶紧收回手,擦了擦眼角,强装镇定地说“这里空间不大,建议做成环形动线,让游客可以沿着墙面参观,中间留出空间摆放怀旧展品,这样既不会拥挤,又能让游客更好地感受这里的历史氛围”。
顾时砚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没说话。王总点了点头,笑着说“这个建议不错,顾总监,你觉得呢?”顾时砚回过神,目光从林未晚身上移开,落在办公室里,“我同意林设计师的建议,另外,墙面的小漫画和桌上的划痕可以保留,作为怀旧元素的一部分,能增加展厅的感染力”。
林未晚听到这话,猛地回头看向顾时砚,他的目光刚好落在她脸上,眼神里有一丝她从未见过的温柔,又很快消失不见,转向王总说“我们再去其他楼层看看吧,争取今天把所有场地都勘测完”。
从旧办公楼出来时,天已经开始下雨,细密的雨丝落在身上,带着凉意。林未晚撑起伞,跟在顾时砚身后,看着他的背影在雨幕中逐渐模糊,心里像被雨水浸湿一样,又冷又沉。她知道,顾时砚其实还记得这里的一切,记得那些他们一起度过的时光,只是他选择装作忘记,选择用“公事公办”的态度来掩饰心里的情绪,就像她选择不接那杯咖啡,选择用温水来保持距离一样。
勘测结束时,雨已经下大了。王总提议一起去附近的餐馆吃午饭,顾时砚看了看手表,说“不了,下午公司还有个会,我得赶回去准备”,他的目光扫过林未晚,“林设计师,你跟我一起回公司,把今天的勘测数据整理一下,明天给王总发过去”。
“好。”林未晚点头,跟着顾时砚上了车。车里很安静,只有雨刷器来回摆动的声音。顾时砚握着方向盘,目光盯着前方的路,没说话。林未晚靠在副驾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老城区街景,心里五味杂陈——旧地重游,物是人非,那些藏在记忆里的美好,终究还是被时间和现实磨成了碎片,散落在岁月的长河里,再也无法拼凑完整。
车子驶离老城区时,林未晚无意间回头,看见纺织厂的大门在雨幕中逐渐变小,直到消失不见。她轻轻闭上眼,想起刚才在办公室里看到的划痕和小漫画,想起顾时砚递咖啡时微微蜷着的指尖,想起他虎口那道浅浅的疤痕,那些没说出口的思念和遗憾,像这场雨一样,淋湿了她的心底,却只能默默藏着,不敢让任何人知道。
顾时砚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情绪,从储物格里拿出一瓶温水,递到她面前,“喝点水,暖暖身子”,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林未晚睁开眼,看着那瓶温水,和她保温杯里的水一样,温度刚好。她接过水,指尖碰到他的手,还是像以前那样暖,只是这暖意,再也无法传到她的心里。
“谢谢顾总监。”她轻声说,低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温水,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能驱散心里的寒意。
车子继续往前开,雨还在下,窗外的世界一片模糊。林未晚知道,这次旧地重游,不仅没有解开她心里的结,反而让那些藏在心底的念想变得更加清晰。她和顾时砚之间,就像这老城区的纺织厂,曾经热闹过、温暖过,现在却只剩下空荡荡的回忆,和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只能在“公事公办”的面具下,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各自往前走,再也回不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