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未晚接过文件,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术语和节点,忽然想起三年前,他们一起负责的那个商业综合体项目,也是这样在会议室里,他把施工重点一条一条讲给她听,末了还会加一句“辛苦了,晚上请你吃你最爱的那家酸菜鱼”。
“没什么问题的话,”顾时砚的声音将她的思绪拉回现实,“明天上午十点,在施工现场开第一次协调会,你准时到。”
“好。”林未晚把文件放进包里,点点头,“那我先走了,顾总监。”
“嗯。”他应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话。
林未晚走出会议室,走廊里的灯光有些昏暗。她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下午五点半,正是青川市下班的高峰期。她忽然很想知道,现在的顾时砚,下班后会做什么?是像以前一样,留在办公室看文件看到深夜,还是……已经有了新的生活?
她甩了甩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赶出脑海。现在想这些有什么用呢?他们是工作伙伴,是“顾总监”和“林设计师”,仅此而已。
第二天的施工现场协调会,远比林未晚想象的要忙碌。工地上尘土飞扬,机器轰鸣,她跟着顾时砚和施工方的负责人,一处处核对图纸,解决问题。
“这里的花坛尺寸和图纸有偏差,必须返工。”顾时砚指着一处正在施工的花坛,语气不容置疑。
施工方的负责人面露难色:“顾总监,返工的话,工期和成本都会增加……”
“安全和质量是底线,”顾时砚的声音冷了几分,“如果因为尺寸偏差导致花卉种植密度不够,影响整体效果,这个责任谁来担?”
负责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点头答应返工。
林未晚在一旁看着,心里有些感慨。他还是那个对质量要求苛刻的顾时砚,只是现在,这份苛刻只针对工作,再也不会在她熬夜画图时,温柔地让她“差不多就行了,别累坏了身体”。
中午在工地附近的小餐馆吃饭,顾时砚和施工方的人坐在一起谈工作,林未晚找了个角落的位置,默默吃着盒饭。吃到一半,有人在她对面坐下,她抬头一看,是顾时砚。
“施工方的人还在谈细节,我先过来了。”他解释了一句,然后就着盒饭,开始扒拉米饭,“下午两点,还有个材料进场验收,你别忘了。”
“嗯,记得。”林未晚低下头,继续吃饭,心里却在想,他是不是……没地方可去,才会坐到这里来?
“对了,”顾时砚忽然开口,语气依旧是公事公办的那种,“你住的酒店离工地有点远,明天开始,设计院有班车到工地,你可以坐班车过来,能省点时间。”
林未晚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他:“……谢谢顾总监。”
他没说话,只是低头吃饭,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吃完饭后,顾时砚先一步离开,去和施工方的人汇合。林未晚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的关心,他的提醒,都被包裹在“公事公办”的语气里,像一层透明的薄膜,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地隔开了他们。
她知道,这样的重逢,这样的合作,或许才是他们之间最合理的距离。只是偶尔在某个瞬间,当他习惯性地为她解围,习惯性地提醒她注意细节时,她还是会忍不住想起过去,想起那个没有“顾总监”和“林设计师”,只有“时砚”和“未晚”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