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京华初鸣(2 / 2)

“林晚照……”

“……飞吧。”

那个沙哑的声音在晚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这一次,她听着这句话,心中不再有酸楚或依赖,而是一种平和的理解,以及一丝微弱的、却不容忽视的渴望——渴望有一天,能真正凭借自己的力量,飞到他曾翱翔过的高度,甚至,去看看他此刻所见的风景。

她关掉音频,给母亲发了条报平安的短信,又回复了苏小小和赵蔓好奇的询问。然后,她打开笔记软件,开始记录下这几天论坛的收获和思考。

论坛结束,林晚照满载而归。不仅仅是知识的扩充,更是眼界的开阔和心态的蜕变。回到家,她将论坛的纪念品和笔记拿给家人看,兴致勃勃地讲着见闻。父母和奶奶听着,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们或许不完全理解那些深奥的物理名词,但他们能感受到女儿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一种找到了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光芒。

“我们晚晚长大了,”奶奶摸着她的头,慈爱地说,“心里装着更远的地方了。”

家庭的温暖一如既往地包裹着她,但这一次,她感受到的不再仅仅是庇护,而是一种无条件的支持,支持她去往更广阔的天地。

短暂的休整后,林晚照立刻投入了国家级竞赛选拔的冲刺备战。论坛的经历让她对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她不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训练计划,而是开始主动寻找自己的“创新点”,尝试将论坛上学到的新视角、新思想融入到解题和实验设计中。

她使用了系统奖励的“深度思考”权限,在一道涉及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常数的复杂题目上,耗费了整整一个下午,构建了一个虽然稚嫩但逻辑自洽的、基于“变分原理”的推导模型,让前来指导的王老师都大为惊讶。

“看来这次京市之行,收获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王老师看着她的草稿,眼中满是激赏,“保持这种思考的独立性和深度,国家级竞赛,你大有可为。”

林晚照用力点头,眼神坚定。她知道,通往巅峰的路从来都不轻松,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然而,就在选拔赛前夕,她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是她在论坛上认识的一位京大物理系的年轻助理教授,姓周。周教授在电话里语气温和却直接:

“林晚照同学,我对你在论坛小组讨论上的表现印象很深刻。我们课题组目前正在做一个与拓扑光子学相关的前沿项目,需要一些对基础物理有深刻理解、同时又具备创新思维的研究助理。不知道你对参与这样的科研实践有没有兴趣?当然,这可能会占用你一些备战竞赛的时间,但对你长远的发展,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帮助。”

科研助理?京大课题组?

这是一个完全超出她预料的邀请,一个直接触摸真实科学研究的机会。

它与迫在眉睫的国家级竞赛选拔,在时间上形成了最直接的冲突。

她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岔路口。

一边是清晰可见的竞赛阶梯,另一边是充满未知却诱人的科研旷野。

她该如何抉择?

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与远在It的那个身影,又是否有着某种看不见的关联?

林晚照握着电话,听着周教授耐心的等待,窗外的阳光正好,她却感觉仿佛有风云在胸中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