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娱乐之巅:我的2003 > 第144章 传统势力的第一次试探

第144章 传统势力的第一次试探(1 / 2)

金圣洙教授那篇极具分量的乐评,如同为IU的出道镀上了一层专业的金身,将公众的讨论焦点成功引向了音乐艺术本身的高度,极大地提升了MOP在高端舆论场的格调与声誉。然而,正如金贤宇所敏锐预感的那样,当MOP这艘新锐战舰在歌谣界的航道上行驶得愈发顺畅,其激起的波浪,已然开始撞击到某些传统航船的侧舷。阳光下的赞誉有多热烈,暗流中的阻力便有多汹涌。

就在《声影之间》的专题刊发后不到48小时,一股带着明显敌意、精心策划的暗流,开始通过几家与某些传统娱乐势力关系密切的网络媒体和论坛水军渠道,悄然散布开来。这一次,攻击的矛头并非直接指向金贤宇本人或“Ace”这个已然封神的名号,而是精准地瞄准了MOP目前最耀眼的两面旗帜——正如日中天的T-ara和初露锋芒的IU。

最初的迹象,出现在一个以“业内爆料”和“毒舌评论”着称的网络论坛上。一个匿名帖子的标题极具煽动性:

“深扒‘完颜团’T-ara:颜值即正义?实力配得上一位吗?”

帖子内容看似“客观分析”,实则夹枪带棒:

“不可否认,T-ara成员颜值出众,概念独特,《谎言》的舞台视觉效果确实惊艳。但冷静下来看,抛开华丽包装和中毒性旋律,其现场唱功是否经得起推敲?安可舞台某成员气息不稳、高音靠和声垫底的情况是否被忽略?所谓的‘实力派’,有多少是录音室修音和强大伴唱团队的功劳?”

“再看舞蹈,整齐度没问题,但个人舞蹈实力是否严重不均?是否存在‘跳得好’的成员拼命掩盖‘跳得差’的成员的情况?这种‘木桶效应’能支撑她们走多远?”

“获得一位,究竟是歌曲和概念的成功,还是成员真正实力的体现?这种依靠强烈风格和公司资源堆砌起来的成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个针对IU的帖子悄然浮起:

“‘国民妹妹’IU:曲高和寡?《迷儿》的风格是否背离偶像市场?”

“专业人士吹捧《迷儿》的艺术性,但市场反响真的如预期吗?音源榜单排名缓慢上升,与同期出道的偶像曲目爆发力相比,是否证明了这种复古、安静的抒情路线与当下主流受众的脱节?”

“所谓‘国民妹妹’的定位,听起来美好,但缺乏鲜明的记忆点和商业爆发力。在竞争激烈的歌谣界,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风格,能否在众多风格强烈的团体和Solo歌手中杀出重围?还是最终只能沦为‘叫好不叫座’的小众情怀?”

“MOP是否过于自信,将个人艺术追求凌驾于市场规律之上,用新人来做实验品?”

这些帖子迅速被一些有组织的账号复制、转发、评论顶帖,并辅以看似“路人”的担忧口吻:“说的有点道理啊……”、“其实我也有同感,只是不敢说……”、“希望妹妹们能更好,但这些问题确实存在吧?”试图营造出一种“理性讨论”的假象,引导负面舆论。

这股暗流虽未在主流媒体掀起巨浪,但在核心粉丝圈和网络八卦社区中,却迅速发酵,引发了不少争议和疑虑。一直紧绷着神经监控舆情的MOP公关部,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总到了李静媛那里。

“代表ni,”李静媛面色凝重地将简报递给金贤宇,“迹象很明显,是有组织的针对性攻击。手法很老练,没有直接造谣,而是抓住一些模糊点进行质疑和放大,煽动对立,很难直接以法律手段反击。初步分析,源头很可能指向与我们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几家中型企划社,特别是旗下有同类女团项目即将出道的StarCrest娱乐和Dreastar娱乐。T-ara的崛起挤压了他们的市场空间,IU的独特路线也让他们感到了差异化竞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