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魂魄一直指着地面?”沈墨追问。
“它想说的是——东西曾经埋在这儿。”丁浩蹲下身,手掌贴地,“后来被挖走了。而桐油,是用来标记或激活某个机制的媒介。”
沈墨立即下令对后院土地进行雷达扫描,重点排查近期翻动过的区域。
时间一点点过去。坊内灯火通明,技术人员来回穿梭。丁浩站在桐油桶旁,手中拿着刚打印出的化验报告。纸张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上面清晰列出金属成分比例与来源关联。
沈墨走过来,低声说:“搜查令批下来了,凌晨五点行动。现在只差一件事。”
丁浩抬眼。
“怎么证明林木主动污染了这桶油,而不是无意沾染?”沈墨问,“他可以说自己只是帮忙搬运,指纹是之前留下的。”
丁浩低头看着报告末尾的一行数据。突然,他翻到附页的采样记录表,目光锁定在一条备注上:“采样深度:桶底第三层沉积物。采集时间:十九时零七分。”
他抬头看向技术员:“你们取样时,桶盖是什么状态?”
“封闭的,但封口漆有轻微翘边,像是最近被撬动过。”
“有没有拍开启过程的连续影像?”
“有全程录像。”
“调出来。”丁浩说,“我要看盖子打开那一瞬间的画面。”
视频很快调出。镜头平稳推进,展示桶体全貌,随后聚焦盖口。当扳手插入缝隙发力时,画面清晰捕捉到一抹细微的反光——在漆层断裂处,有一丝银灰色粉末随震动飘散。
“金属粉。”丁浩指着屏幕,“它不在表面,而是嵌在封漆夹层里。说明盖子被打开后,有人将含粉桐油倒入,再重新封合。这些颗粒卡在新旧漆交界处,成了无法抹除的证据。”
沈墨盯着画面,眼神逐渐锐利:“这意味着林木不仅动过桶,还在警方到场前做过伪装。他试图制造‘无人接触’的假象,却忘了灰尘覆盖下的微观痕迹。”
“现在证据链闭环了。”丁浩将报告折好塞进衣袋,“行为动机、作案时间、物理接触、成分溯源,全部指向同一人。”
沈墨点头,转身走向通讯设备准备部署行动。丁浩却没有动。他的目光仍停留在桐油桶上,仿佛还能感受到魂魄刚才的手势。
掌心向下,压着地面。
封闭的记忆,被掩埋的线索,还有那双始终望着桶的眼睛。
他知道,林木以为自己藏得很深。但他忘了,有些痕迹,不会因为掩盖就消失。它们沉在油底,混在漆缝,等着被一只手重新揭开。
窗外暮色彻底吞没了街巷,“经纬阁”内只剩几盏勘查灯亮着。丁浩伸手触了触桶壁,指尖传来一丝凉意。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桶底边缘有一圈极细的刻痕,绕成半圆,像是某种编号的起始位置。
他蹲下身,用指甲轻轻刮了刮。
痕迹很深,切入金属,排列规整。
三道横线,两道竖痕。
又是三横两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