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短信,无号码显示,内容只有一行字:
“有些案子,查得太清,对谁都不好。”
他盯着屏幕,没有删除,也没有回复。几秒后,他打开云存储客户端,将全部文件上传至私人加密空间,并设置自动触发机制:若未来48小时内未手动取消,所有资料将自动发送至三位不同部门的同事邮箱。
做完这些,他合上电脑,拧亮台灯,翻开纸质笔记,在最新一页写下:
周振国,城西生态园投资人兼项目总负责人,涉嫌掩盖三年前儿童失踪案。现有证据指向其车辆在案发时段频繁出入埋尸区域,且存在施工队发现遗物后被压制上报的情况。动机尚不明确,可能涉及施工事故掩盖,或更深层的个人行为。需进一步核实其社会关系、财务往来及案发当日具体行踪。
笔尖顿了顿,他又补上一句:
灵视信息与现实线索高度吻合,不可忽视。
窗外,城市依旧灯火通明。远处高楼上,某扇窗户还亮着灯,窗帘半掩,隐约可见人影走动。他没有多看,只是将笔记本合上,推到一旁。
警徽放在桌角,金属表面有一道细微的裂痕,从边缘斜划至背面,像是曾被硬物撞击过。他拿起它,用布轻轻擦拭,动作缓慢,却未多言。
片刻后,他起身走向玄关,准备换鞋出门。他记得丁浩的店在老街西段,门面不大,招牌常年昏暗。他不知道是否该现在就去找他,但至少,得确认那份灵视记录的真实性是否已被第三方察觉。
他刚弯腰拿起车钥匙,门铃响了。
不是电子铃声,是老式机械门铃,短促而突兀。
他直起身,盯着猫眼。
走廊空无一人。
他拉开门,楼道灯自动亮起,冷白的光线洒在水泥地面上。门口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没有署名,边缘微微翘起,像是被人匆匆放下。
他蹲下身,没有直接触碰,而是从口袋掏出证物袋,将信封整体装入。回到屋内,用镊子小心拆开。
里面是一张打印的照片。
湖东岸的缓坡,泥土翻新不久,一只儿童凉鞋半露在外,左脚鞋面有一处三角形撕裂。拍摄时间显示为今天下午三点十七分。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你查的,不是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