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文明的传承(1 / 2)

那无数冰蓝色的光点,如同温顺的萤火,悄无声息地融入五人的额心,没有带来丝毫痛楚,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干涸大地迎来春雨般的滋润与充盈。起初是片刻的恍惚,仿佛灵魂被轻柔地托起,悬浮于一片温暖的光之海洋。紧接着,当他们的意识重新与身体契合,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与明澈感,如同拨云见日,骤然降临。

不再是需要费力解读的符号,不再是依靠猜测拼凑的历史碎片。那些原本艰涩难懂的萨玛拉扎文字、星图轨迹、能量回路,此刻如同母语般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们的脑海深处,其含义、其原理、其背后蕴含的哲学思考,都变得一目了然,仿佛这些知识本就属于他们,只是沉睡已久,如今被悄然唤醒。

林星晚轻轻闭上双眼,又缓缓睁开,那双明亮的眼眸中,似乎倒映出了跨越千山万水的景象。“我……我好像‘看’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可思议的轻颤,仿佛在描述一个无比真实的梦境,“看到他们驾驭着巨大的方舟,劈波斩浪,沿着伴星指引的轨迹,抵达一片片陌生的海岸。他们不是去征服,不是去掠夺……他们带着友善与交流的诚意,向那些尚在蒙昧中的部落,传授观测星辰的方法,指导他们建造更加坚固的船只,讲解洋流的规律,甚至……分享治疗疾病和培育作物的知识。”

她的目光变得悠远而充满敬意,仿佛穿透了石塔厚重的墙壁,看到了那远古文明播撒火种的壮丽画卷。“他们与复活节岛的先民共同雕琢巨石,与太平洋岛屿上的渔夫一起绘制星图,在百慕大的迷雾中设立灯塔般的信标……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连接,为了分享,为了让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类族群,能够借助知识与智慧,更好地生存,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她转向黄砚舟,语气中带着一种顿悟后的深沉感慨:“砚舟,我现在明白了。萨玛拉扎人,他们不仅仅是一个辉煌而孤立的文明,他们更像是……更像是一位充满智慧与慈悲的兄长,一位在人类文明幼年时期,不辞辛劳、远涉重洋的播种者与守护者。他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独占某种力量或知识,而是守护整个人类文明的‘安宁’与进步。”

黄砚舟静静地听着妻子的描述,他自身的感受也与此高度契合。他感到自己的意识仿佛被无限延伸,与脚下这片冰原,与头顶那片曾被萨玛拉扎人改造过的星空,建立起了一种微妙而深刻的联系。他更能清晰地理解那颗“伴星”的运行机制,它不仅仅是一个航行的信标,更是一个庞大能量网络与信息传递系统的“中枢”,它无声地协调着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观测站,维持着某种能量的平衡,并确保萨玛拉扎的核心知识库,能够在极端情况下,通过这些节点得以保存和传递。

他走到螺旋步道的边缘,手扶冰冷的石栏,俯瞰着下方那已然空寂、只余淡淡能量涟漪的星核基座,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星晚,你说得对。”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这空旷的地下空间内回荡,“伴星的真正使命,正是‘连接’与‘守护’。它连接着散落世界的文明火种,守护着跨越种族与地域的知识传承。而当萨玛拉扎文明的主体,因为某种我们尚未完全知晓的原因而逐渐隐没于历史长河之后,这颗人造的星辰,以及它所连接的整个系统,便自动进入了等待模式。”

他转过身,目光缓缓扫过林小满、埃里克和阿卜杜勒教授,最终与林星晚的目光交汇,一字一句地说道:“它在等待,等待能够理解其真意,能够承载其精神,并且愿意肩负起这份跨越时空之责任的……新的传承者。”

他的话语,道出了每个人心中那份沉甸甸却又无比清晰的感受。他们五人,阴差阳错,或者说,是某种冥冥中的指引,凭借着对未知的好奇、对文明的尊重以及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勇气与团结,通过了层层考验,最终来到了这一切的源头,触发了这最终的传承机制。他们,就是被选中的新一代“守护者”。

“而我们,”黄砚舟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我们,就是被选中的人。”

这宣告般的语句在空旷的地下空间内回荡,带着一种庄严的宿命感。一时间,众人都陷入了沉默,并非恐惧或抗拒,而是在消化这突如其来的、无比沉重的身份转变。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探险者、学者,而是成了一个伟大文明最后的守望者,一份跨越万年时光的信托的承接人。

林小满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额头,那里光滑依旧,却仿佛烙印下了一个无形的印记。她感到脑海中多出了许多陌生的知识体系,关于星辰的运行,关于能量的调和,关于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所以……那些巨石像,那些星图,那些观测站……它们不仅仅是遗迹,”她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新的光芒,“它们是……留给我们的教科书?是萨玛拉扎人希望我们学会,并且继续传递下去的东西?”

“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责任,孩子。”阿卜杜勒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是激动与敬畏交织的颤栗。他闭上眼,似乎在感受脑海中奔流的新知,“他们将他们最精华的智慧,关于宇宙,关于生命,关于如何平衡发展与守护的智慧,托付给了我们。这不仅仅是知识,这是一种……文明的火种。他们相信,总会有后来者,能够理解他们的初衷,并愿意将这火种传递下去,照亮人类未来的道路。”他睁开眼,看向那空寂的星核基座,目光中充满了无比的敬仰,“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信任!”

埃里克则更专注于那些具体而精妙的技术细节,他兴奋地比划着:“难以置信!他们利用地磁和冰核能量维持星核运转的原理……还有这方舟的推进系统构想,完全超出了我们目前的工程学认知!这不仅仅是遗产,这是一个全新的科技树!如果我们能理解并掌握哪怕其中一小部分……”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燃烧着属于科学家的狂热火焰,那是对未知领域无限可能性的渴望。

黄砚舟看着同伴们不同的反应,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份传承并非强制性的枷锁,而是萨玛拉扎人基于对后来者的信任与期盼,所做出的一次豪赌。他们赌的是人性中对知识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以及那份潜藏在心底的、愿意为更宏大目标付出的责任感。

“这份传承,意味着什么?”林星晚轻声问出了关键,她看向黄砚舟,眼中有关切,也有深思,“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是将这些知识公之于众?还是……像他们一样,成为隐秘的守护者?”

黄砚舟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公之于众,或许会引发难以预料的结果。某些力量可能会滥用这些知识,重复萨玛拉扎人可能曾经面对过的困境甚至错误。但完全隐匿,又违背了他们‘连接与分享’的初衷。”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我想,我们需要时间。时间来自我消化、理解这些知识,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一种既能守护这些智慧不被滥用,又能让其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式。这或许,才是对我们智慧真正的考验。”

他的话语让众人陷入了更深的思考。的确,拥有力量固然重要,但如何正确地运用力量,才是关键。萨玛拉扎人将他们最宝贵的遗产交给了他们,同时也将这份如何使用遗产的责任,交给了他们的良知与智慧。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关乎未来道路的沉重思考中时,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语,也仿佛是这传承完成的最后一个环节被触发,一阵低沉而宏大的、仿佛来自大地肺腑深处的轰鸣声,毫无预兆地透过石塔厚重的基座传了上来!

“轰隆隆……”

这声音初时沉闷,如同远山的闷雷,但迅速变得清晰、有力,仿佛有某种沉睡的巨兽正在冰原之下苏醒,舒展它禁锢了无数岁月的筋骨。

整个地下空间开始微微震动,穹顶上那些如同星辰般闪烁的符号,光芒骤然变得急促而不稳定,明灭闪烁,仿佛受到了强烈的能量干扰!细密的冰屑和尘埃从高处簌簌落下,在探照灯的光柱中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