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生死逃亡的硝烟未散,黄砚舟在上海召开发布会。
大屏幕亮起林茂财杀人铁证,满场哗然。
他侧首低语:“怕吗?”晚星指尖轻触他西装下未愈的伤:“怕,但必须站出来。”
当全球拾光门店投影亮起,她迎着闪光灯昂首:“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凤凰项链在镁光灯下熠熠生辉,映亮她眼底不灭的火焰。
---
黄公馆三楼那间临时的病房里,消毒水的气味顽固地盘踞着,压过了窗外初秋梧桐的微涩气息。午后的阳光透过垂落的厚重丝绒窗帘缝隙,吝啬地在地毯上投下几道窄窄的金线,勉强照亮了空气中浮动的微尘。
黄砚舟半靠在堆高的枕头上,胸口缠裹的白色绷带在薄绸睡衣下显出一道不容忽视的凸起。他脸色依旧苍白,嘴唇也缺乏血色,但那双眼睛,却像被南洋的风暴和归途的生死淬炼过一般,沉静之下蕴藏着迫人的锋芒。他正专注地看着手中一份厚厚的文件,指尖无意识地轻轻叩击着纸张边缘,发出细微的“笃笃”声。
晚星坐在床边的矮凳上,手里托着一个青花小瓷碗,里面盛着温度刚好的参汤。她的目光落在黄砚舟睡衣领口露出的绷带边缘,那刺目的白,总让她眼前不由自主地闪过飞机上那染血的绷带、他痛苦紧闭的双眼,还有那冰冷的枪口……她端着碗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泛白。
“砚舟,”她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先把汤喝了再看吧?”
黄砚舟闻声抬起眼,那眼底的锋芒瞬间柔和下来,化作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放下文件,顺从地微微倾身。晚星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参汤,吹了吹,才送到他唇边。他低头喝了,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点暖意。
“都准备好了?”他问,声音还带着伤后初愈的沙哑。
“嗯。”晚星又舀了一勺,“振邦哥那边都安排妥当了。记者们下午三点入场,就在楼下宴会厅。英租界工部局、法国领事馆、美国商务参赞……还有上海滩各大报馆,能请的都请到了,场面不会小。”她顿了顿,抬眼看他,“只是……你的身体……”
黄砚舟扯了扯嘴角,一个近乎苦笑的表情:“死不了。”他目光扫过床头柜上那个巴掌大小、泛着冰冷幽光的黑色金属盒,里面装着李振华用命换来的微缩胶卷,是南洋腥风血雨的唯一战利品,也是今日之战的全部弹药。“这场仗,必须打,必须现在打,必须由我亲自站在最前面打。周鼎山和林茂财在南洋没咬死我们,现在,该轮到我们出牌了。”他语气平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我要让全上海,不,让全世界都看看,周家这艘看似固若金汤的巨轮,底下爬满了多少见不得光的蛆虫!”
他伸出手,冰凉的指尖轻轻拂过晚星眼下淡淡的青影。这动作带着怜惜,也带着一种无声的依赖。“你也是,这些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晚星端着碗的手轻轻颤了一下,汤水微微晃荡。他指尖的凉意,和他话语里那份沉甸甸的托付,像两股力量同时攫住了她的心。一股是温热的酸楚,一股是冰冷的压力。她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努力稳住声音:“我没事。只要……只要过了今天,我们就能……”后面的话,她没能说出口。是就能松一口气?还是就能迎来真正的复仇?前路茫茫,她不敢想得太远。
黄砚舟深深地看着她,仿佛看穿了她心底那丝不易察觉的怯意。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无声地握住了她放在床边的手。他的手很大,指节分明,带着养尊处优的痕迹,却异常有力,紧紧包裹住她微凉的手,传递着一种磐石般的稳定感。
楼下隐约传来佣人们刻意放轻却依旧显得匆忙的脚步声,搬动桌椅、调试设备的声音透过地板缝隙隐隐传来。那是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布置的舞台。空气仿佛凝滞了,参汤的微苦香气和消毒水的气味混合在一起,酝酿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
下午两点三刻,黄公馆那间富丽堂皇的宴会厅已是人声鼎沸。巨大的水晶吊灯将厅内照得亮如白昼,光线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和描金立柱上跳跃。长条形的会议桌铺着雪白桌布,摆放着精致的茶点和名牌。空气中混杂着高级雪茄的烟味、女士香水的芬芳、以及一种紧张而亢奋的窃窃私语。
记者们早已架好笨重的照相机,镁光灯的架子像一片钢铁丛林。各家报馆的记者们或站或坐,有的在小本子上飞快记录着什么,有的则与相熟的人低声交谈,目光却都不时瞟向宴会厅最前方那个临时搭建的讲台。讲台后面,垂挂着一面巨大的、尚未开启的白色幕布,像一道沉默的闸门,等待着开启滔天洪流。
英租界工部局的代表、法国领事馆的副领事、穿着挺括西装的美国商务参赞……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洋面孔也端坐在前排,脸上带着一种矜持的、审视的好奇。上海滩各大商会的头面人物、报界名流更是济济一堂。每个人的表情都不同,有期待,有疑虑,有纯粹看热闹的兴奋,也有隐隐嗅到血腥味而兴奋的贪婪。
“啧啧,黄家少爷这是唱哪一出啊?刚从南洋死里逃生回来,不好好养伤,弄这么大阵仗?”
“听说跟周家在南洋那边闹得不可开交,林茂财还动了枪……”
“周鼎山那边有动静吗?”
“谁知道呢?黄家沉寂多年,这位少东家一回来就剑指周家,怕是……要变天了!”
“看那大幕布,怕是有大料要爆啊!”
“……”
细碎的议论声如同无数只蜜蜂在厅内嗡嗡作响。闪光灯不时“咔嚓”亮起,捕捉着每一个进入会场的、可能成为新闻焦点的面孔。
宴会厅侧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一身玄色立领长衫的陈振邦率先走了出来,他身形挺拔,面容肃穆,眼神锐利如鹰,缓缓扫过全场。厅内嘈杂的声浪在他目光所及之处,竟奇异地低了几分。他微微侧身,让出通道。
下一秒,黄砚舟出现在门口。
他穿着一身剪裁极其合体的深灰色英式三件套西装,衬得身形愈发挺拔颀长。领带打得一丝不苟,胸前的口袋露出一角洁白的丝帕。脸上虽然依旧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但精心打理过的头发和那双深不见底、寒星般的眼睛,让他整个人的气场强大得令人屏息。他没有拄拐,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有力,仿佛胸口那道狰狞的伤口从未存在过。只有离得极近的人,才能看到他额角渗出的一层细密的冷汗,和那被刻意压制得极轻微的呼吸起伏。
他身边,是穿着月白色绣银丝缠枝莲纹旗袍的晚星。旗袍的立领衬得她脖颈修长,乌黑的发髻上只簪了一支简洁的珍珠发簪。她的脸色同样有些苍白,但背脊挺直,眼神清亮,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平静。她微微落后黄砚舟半步,姿态既不过分亲密,又清晰地昭示着两人并肩而立的立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颈间那条纯金打造的凤凰项链——凤凰昂首展翅,翎羽分明,镶嵌着细碎的钻石,在宴会厅璀璨的灯光下,流转着一种孤傲而璀璨的光芒。
“咔嚓!咔嚓!咔嚓!”
镁光灯瞬间如同被点燃的烟花,疯狂地闪烁起来!刺目的白光连成一片,将两人笼罩其中。无数道目光,好奇的、探究的、惊艳的、审视的……如同实质般投射过来。
晚星只觉得眼前一片白茫茫的光晕,几乎看不清台下的人脸。那密集的、仿佛要将人灵魂都照穿的闪光,让她不由自主地绷紧了身体。南洋雨夜枪口的火光、飞机上杀手狰狞的面孔、黄砚舟胸前洇开的鲜血……无数破碎而危险的画面在强光的刺激下,不受控制地涌入脑海。她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指尖微微发凉。
就在这时,一只温热而干燥的大手,极其自然地、仿佛只是调整位置般,轻轻覆盖在她垂在身侧、紧握成拳的手背上。
黄砚舟的手。
那手掌的温度,透过她微凉的皮肤,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安稳力量,瞬间传递过来。他没有看她,目光平视前方,下颌线条绷紧,仿佛正承受着伤口的剧痛,又仿佛在积蓄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可就是这只手,这只在飞机上曾死死抓住杀手手腕、为晚星争取到一线生机的手,此刻只是轻轻地一覆,便奇迹般地驱散了晚星心头那灭顶的寒意和纷乱的恐惧。像风暴中陡然抛下的锚,稳住了她几乎要飘摇的心神。
晚星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指尖动了动,反手轻轻捏住了他的一根手指。无需言语,那冰冷的指尖传递着依赖,而他手掌的温度则回馈着支撑。
两人在如潮的闪光灯和无数道目光的聚焦下,一步步走向讲台。黄砚舟的步伐依旧沉稳,晚星落后他半步,姿态从容。只有他们彼此知道,在西装挺括的布料下,在旗袍优雅的包裹中,他们的身体都紧绷着,一个对抗着伤口的撕扯,一个对抗着内心的惊涛。
黄砚舟在讲台中央站定,双手撑着光滑的台面,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全场。宴会厅内最后一点窃窃私语也彻底消失了,只剩下相机快门偶尔的“咔嚓”声和一种近乎凝固的寂静,落针可闻。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他揭开这场盛大序幕。
“诸位。”黄砚舟开口了,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大厅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伤后的沙哑,却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那沙哑非但不显虚弱,反而平添了几分历经劫难的沧桑与力量。“感谢诸位今日拨冗莅临黄公馆。在座有租界当局的代表,各国领事馆的先生们,报界的同仁,商界的前辈……诸位能来,便是给我黄砚舟,给黄家一个说话的机会。”
他微微停顿,目光缓缓扫过前排那些神情各异的洋人面孔,最终落回黑压压的记者群中。空气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今日召集各位,非为私事。”他声音陡然拔高,每一个字都像冰珠砸在玉盘上,清晰、冷冽、带着千钧之力,“是为公义!为真相!为那些在南洋烈日之下,被阴谋、贪婪和血腥屠刀所吞噬的冤魂,讨一个迟来的公道!”
“公道”二字,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场下压抑的骚动。记者们手中的笔在纸上划出沙沙的急响,前排的洋人们也微微直起了身体,交换着眼神。
黄砚舟无视台下的反应,他的声音愈发沉凝,如同从深渊中传来:“诸位皆知,家父黄启元先生,昔年于南洋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创下些许基业,只为服务侨胞,便利民生。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周鼎山!”他猛地吐出这个名字,如同吐出淬毒的匕首,声音里是刻骨的恨意,目光如利刃般刺向虚空,仿佛要穿透这厅堂,直抵周家那深宅大院,“此人,及其爪牙林茂财之流,视南洋华商为俎上鱼肉,视公理法度如无物!多年来,巧取豪夺,盘剥压榨,暗设赌场、烟馆,贩卖人口,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台下一片哗然!虽然早有风声,但由黄家少东家如此公开、如此尖锐地指名道姓控诉周鼎山,其分量和震撼力,不啻于在上海滩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空口无凭?”黄砚舟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近乎残酷的弧度,他猛地抬手,指向身后那巨大的白色幕布,“请看!”
他话音落下的瞬间,宴会厅所有的水晶吊灯骤然熄灭!整个大厅陷入一片浓稠的黑暗,只有讲台两侧壁灯发出昏黄微弱的光,将黄砚舟和晚星的轮廓勾勒得如同雕像。
“啪嗒!”
一声清晰的开关脆响。
巨大的幕布骤然亮起!刺目的白光让习惯了黑暗的眼睛瞬间不适。接着,画面稳定下来——首先出现的,是一页页泛黄、字迹清晰的手写账册!镜头拉近,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一笔笔触目惊心的数字:烟土数量、赌场抽水、人口买卖的“货款”……每一笔后面,都跟着一个冰冷而熟悉的签名:林茂财!或是盖着周家商行南洋分号的印章!
“轰——!”场下彻底炸开了锅!惊呼声、倒抽冷气声、难以置信的议论声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镁光灯疯了似的对着幕布狂闪,快门声密集如雨!
“天呐!真是林茂财的签字!”
“还有周家南洋分号的印!这……这铁证如山啊!”
“快拍!快拍下来!”
前排的洋人们也坐不住了。法国副领事扶了扶眼镜,身体前倾,紧紧盯着屏幕。美国商务参赞低声对旁边的翻译急促地说着什么,脸色凝重。
幕布上的画面冷酷地切换着。账册之后,是几封字迹不同、但内容同样惊心动魄的密信影印件。其中一封,赫然有周鼎山亲笔的批复指令,字迹老辣狠戾:“……李振华此人,冥顽不灵,屡坏我事,南洋之地,不容此等不识时务者聒噪!着林茂财相机处置,务求干净利落,不留后患!周鼎山印。”
“李振华!”台下有年长的记者失声惊呼,“是那位几年前在南洋失踪的《星洲日报》主笔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