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上交一个皇帝儿子 > 第183章 大朝会上的风起云涌

第183章 大朝会上的风起云涌(2 / 2)

此事人证物证俱在!死者之弟可为人证,更有人证张燕子。此人原是夏挽在六里坡时的粗使婆子,曾贴身伺候,亲眼目睹夏挽与那男子入室私会!

他刻意顿了顿,环视四周,见众人皆屏息凝神,方才继续道:

事后夏挽欲杀人灭口,将其安置别院意图纵火焚尸。

幸得张燕子命大逃脱,寻到死者及其弟,这才揭穿此事!

此外,张燕子还提供了夏挽与死者往来的亲笔书信,铁证如山!

姚明突然转向夏父,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

更关键的是,昨日夏挽在刑部大牢,经大夫诊脉,确认其腹中胎儿已足九月,而非对外宣称的八月!这多出来的一个月,夏尚书作何解释?

荒谬!

工部营缮司郎中吕闻风勃然变色,转身向龙椅深深一揖。

圣上明鉴!姚明此言纯属污蔑!夏尚书为官清正,其女怎会行此苟且之事?

此案疑点重重,恳请圣上下旨,交由大理寺与刑部会审,以证清白!

臣附议!

吏部右侍郎周文渊立即出列,声音坚定。

此案不仅关乎夏尚书清誉,更涉及南昌侯府血脉。

如今侯爷与世子皆不在京,就发生这等事,臣不得不怀疑有人意图一石二鸟!

单凭一面之词就要定罪,未免太过儿戏!

姚明冷笑一声,毫不退让。

证据确凿,岂容狡辩?大宴律法森严,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何况一个侯府寡妇?若是因她是尚书之女就徇私枉法,这朝纲法纪何在?

这时,御史孟御风缓步出列,手持玉笏躬身道:圣上,此事臣略有耳闻。恳请准许臣询问刑部几个问题。

龙椅上传来简短有力的回应。

孟御风转向姚明,目光如炬。

姚侍郎,据本官所知,夏挽是昨日下午才被送入刑部大牢。

请问截止此刻,刑部可曾正式开堂审理此案?可有夏挽画押的认罪书?

姚明脸色微变,强自镇定。

刑部虽未及开堂,但已派人诊脉,确认胎儿月份不符。

原本计划连夜审理,谁知夏挽竟被人从大牢中带走了!

他说到这里,不自觉地瞥向刑部尚书柯文华,却见对方垂首静立,毫无表示。

姚明只得硬着头皮继续。

然而现有证据已足够说明问题!

孟御风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圣上,臣以为此时在朝堂上议论此事颇为不妥。

刑部尚未开堂审问,便急于定罪,不免让人怀疑其真实目的。

刑部何尝不想审问?姚明急声道,额角已见细汗。

是夏挽被人带走了,刑部想审也无从审起!

他再次望向柯文华,却见这位顶头上司依旧低眉顺目,仿佛置身事外。

情急之下,姚明猛地指向始终沉默的夏父。

是夏尚书!为了保全女儿,竟入宫请动太后,将夏挽接入宫中,阻止刑部审问!这才是公然违逆大宴律法,其心可诛!

地一声,朝堂上一片哗然。

龙椅上,闻治的脸色已然铁青。

他看得分明,这姚明分明是刑部推出来的一枚弃子。

夏挽是他亲自命福德公公接走的,雷鸣必定已将实情禀报柯文华。

而今姚明竟敢攀扯太后,显然是刑部故意隐瞒真相,拿这个不知内情的侍郎当枪使。

他们见夏挽身后有皇帝保着,一时间进退维谷,所以不得不退出来一个枪靶子。

若能借此撕开一个口子,刑部自然乐见其成。

若不能,姚明便是承受夏党怒火和天子雷霆的最佳挡箭牌。

毕竟这姚明是窦党倒台后才被提拔上来的,若非其家族不惜重金打点,这刑部侍郎的位子怎会轮到他坐?

此刻的姚明,犹自不知自己已成了朝堂博弈的牺牲品。

他见夏父始终沉默,以为抓住了对方的软肋,越发咄咄逼人。

夏尚书为何不语?莫非是默认了?堂堂二品大员,为包庇女儿不惜以权谋私,这朝纲法纪在夏尚书眼中,难道就如此不值一提?

夏务恁缓缓抬眸,目光平静得令人心惊。

他何尝看不出来姚明只是个棋子?何尝不知姚明的背后是柯文华在操纵?

但他更清楚,真正的威胁来自永寿宫那位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