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亲手挥下屠刀的恶贼,影煞……弟子已经……亲手杀了他。用他污秽的血,祭奠了你们的亡灵……”
“你们……可以安息了……”
话音落下,两行滚烫的液体,终于不受控制地从他紧闭的眼角滑落,滴落在冰冷的石碑基座和那枚血色石子之上,瞬间洇开小小的深色痕迹。
就在他泪水滴落的刹那,仿佛是天地的回应,又似是冥冥中的一丝慰藉。就在那枚磨血石子放置的位置旁边,一株原本早已枯黄、蜷缩的不知名野草的根部,竟在泪水的浸润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悄然抽出了一点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嫩绿新芽!
这一点绿色,是如此渺小,如此脆弱,仿佛下一刻就会被山风吹折。但在这片被死亡与焦土统治了十数年的荒芜之地,这一点顽强破土而出的生机,却显得如此耀眼,如此震撼人心!它倔强地挺立着,与周围的死寂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一直静立一旁的玉衡真人,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缓缓走上前,脚步踏在焦土上,几乎没有声音。他站在萧无涯身侧,目光先是落在那点新芽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随即望向远方层叠的、依旧被淡淡雾气笼罩的山峦,声音在山风中显得悠远而深沉:
“看到了吗?”
他并没有看萧无涯,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在对着这片土地诉说。
“仇恨,可以如同这碑石,沉重,冰冷,需要被铭记,警醒后人。但生命……生命总会找到它自己的出路。就像这点绿意,只要有一丝缝隙,一滴水珠,它便会挣扎着破土而出,向着光生长。”
他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渗入萧无涯被痛苦和仇恨填满的心田。
“屠村之仇,不共戴天。如今,直接行凶的影煞已然伏诛,魂飞魄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血仇,已报了大半。足以告慰这些惨死的亡灵,让他们得以安息。”
玉衡真人终于转过头,目光深邃地看向依旧跪在碑前、肩膀微微颤抖的萧无涯,语气变得凝重而有力:
“但剩下的路,铲除真正的幕后元凶——赵家,以及他们背后的幽冥教,将会更加艰难,更加漫长,也更加凶险。你若一味执着于仇恨本身,让恨意吞噬你的理智,蒙蔽你的双眼,那么即使你拥有了强大的力量,最终也只会被这股力量所奴役,堕入无边黑暗,变得与那些你憎恶的魔头无异!这,绝非清虚道友舍命相护的初衷,也绝非小石头赠你石子的本意!”
他伸出手,虚虚按在萧无涯的肩头,一股温和却坚定的力量传递过去。
“你要做的,无涯,是带着这份沉重的记忆,连同清虚道友对你的期望,小石子那份纯粹的友谊,还有你母亲对你最深的爱,更好地活下去,变得更加强大!你的剑,不应只为复仇而挥,更应为守护而存!守护那些还活着的、值得守护的人与事——守护蜀山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守护如林风这般与你同生共死的同门,守护天下间千千万万个如同当年青牛村一样平凡、却不应被魔焰荼毒的角落!让你的剑,成为阻遏黑暗的屏障,而非散播死亡的灾厄!唯有如此,青牛村的悲剧,才真正具有了意义,才不会在未来重演!”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又如同洪钟大吕,重重地敲击在萧无涯的灵魂深处。他怔怔地看着那点嫩绿的新芽,又缓缓抬起手,看着自己布满练剑留下薄茧、却依旧能感受到当年握住小石头手掌温度的手掌,心中的翻腾的仇恨与无尽的痛苦,仿佛被这充满生机的一点绿和师伯那振聋发聩的话语,悄然抚平、疏导、转化。
仇恨依旧在,但那不再是毁灭一切的疯狂火焰,而是化为了沉甸甸的、推动他前行的责任与力量。他依旧恨赵家,恨幽冥教,但他明白了,复仇并非终点,守护才是归途。
他深吸了一口气,那空气中混合着焦土与新生绿芽的气息,仿佛涤荡了他胸中的块垒。他挣扎着,用有些发麻的双腿,缓缓站起身。身体依旧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而有些虚弱,但他的脊梁,却挺得笔直。
他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那无字的石碑,看了一眼其下沉睡的多亲,看了一眼那枚代表着他与过去最后联结的血色石子,以及旁边那点象征着生命不屈的嫩芽。
然后,他转身,面向玉衡真人,眼神中的迷茫与痛苦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历经风雨洗礼后的岩石般的沉静与坚定。
“师伯,”他的声音依旧有些沙哑,却清晰而平稳,“我明白了。仇,要报。但路,更要往前走。我会带着他们的一切,专注修炼,握紧手中的剑,去守护……守护所有我该守护的一切。”
玉衡真人看着他眼中那蜕变后的神采,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欣慰之色。他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明白就好。回去吧,宗门需要你,这片天地,未来也需要你。”
两人不再停留,转身,迈步,离开了这片承载着无尽悲伤与死亡,却又孕育着一丝微弱生机与希望的土地。
归途之中,山风格外清冽。萧无涯的心境,与来时那沉郁悲愤已大不相同。放下,不是为了忘记,而是为了更好地背负,为了更有力量地前行。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剑,有了更明确、更沉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