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人的阴影如同盘踞在苍岚山上空的阴云,虽未直接降临清风观,但那无形的压力却无时无刻不在。清虚道长外出的次数明显减少,即便偶尔离开,也绝不会走远,且必定在天黑前返回。观内的日常依旧,诵经、练剑、吐纳、照料菜地,但萧无涯能清晰地感觉到,道长那平静的外表下,绷紧了一根前所未有的弦。
以往每隔一段时日便需进山采摘的清心草,成了眼下一个小小的难题。那处背阴山坡虽不算极远,但路途崎岖,来回耗时,且独自深入山林,在如今的情势下,风险无疑增大了许多。
这日清晨,清虚道长并未如常督促萧无涯练剑,而是拿着那把开垦菜地用的锄头,在清风观后侧,靠近山壁的一处略显偏僻、土壤却异常湿润肥沃的角落,停了下来。他目光仔细勘察着地面的植被和土壤色泽,又抬头看了看此地的日照与通风,沉吟片刻,似乎下定了决心。
“无涯,过来。”道长招呼道。
萧无涯放下桃木剑,走了过去。
“日后山中恐不太平,频繁进山采药,非长久之计。”清虚用锄头点了点脚下这片土地,“此处背风向阳,地气湿润中正,颇为奇特,正宜清心草生长。我欲在此开辟一小块药田,专植清心草,日后所需,便可自给,也省却许多风险。”
自种清心草?萧无涯看了看这片不过丈许见方的角落,又想起山中那大片大片的草甸,有些迟疑:“道长,这里的土,能行吗?山里的清心草长得那么好……”
清虚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万物生长,皆赖地气滋养。山野之草,得地脉零星滋养便可蓬勃,然若聚其地气精华于一隅,悉心栽培,其质其效,未必不如旷野之生,甚至犹有过之。**”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关键在于,是否寻对了那块‘地’,是否懂得了如何‘聚’其精华。修行如是,炼丹制药亦如是。蛮荒求生固然可敬,但若能筑庐而居,聚气而耕,方是长久安身立命、精益求精之道。**”
这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萧无涯心中一亮。他再次看向那片不起眼的角落,目光已有所不同。原来道长选择此地,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看中了此地的“地气”。而自种灵草,也并非简单的移植,更蕴含着一种“聚精华”、“求长久”的深意。
“弟子明白了。”萧无涯肃然点头,主动接过了清虚手中的锄头,“我来翻地。”
清虚微微颔首,让到一旁。
萧无涯深吸一口气,回想起道长翻垦菜地时那举重若轻、暗合发力至理的姿态,气沉丹田,力贯双臂,挥动锄头。这一次,他不再仅凭蛮力,而是刻意去体会那种“切入”、“撬起”的顺畅感,感受力量从脚下升起,经由腰背,通达手臂的感觉。
虽然依旧不如道长那般轻松写意,但效率却比当初开垦菜地时高了不知多少,动作也显得沉稳有力了许多。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衣衫,他却浑然不觉,全心沉浸在这种体力劳作与发力技巧结合的状态中。
清虚在一旁静静看着,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这孩子,确实长大了,也开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