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海面上,碎金般跳跃。林海站在合作社新置的电脑前,苏晓月指尖飞快地录入数据,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让围观的社员们啧啧称奇。
“昨天直播带来的线上咨询竟然有83条之多!而且线下游客的预约都已经排到下个月中啦!”
苏晓月的语气难掩兴奋之情,“按照每人基础消费150元来估算的话,光是休闲渔业这一块,下个月的预收入就能轻轻松松超过四万元呢!”
一旁的老根叔听了,不禁咂咂嘴,感叹道:“这电脑可真是个宝贝疙瘩啊,连这么详细的数据都能记得清清楚楚的。”
林海见状,笑着拍了拍老根叔的肩膀,安慰道:“叔,时代在变嘛,咱们也得与时俱进呀。晓月,你继续跟进这些咨询和预约,可别出什么岔子哦。”
苏晓月连忙点头应是,林海又转头看向秦雨,问道:“秦博士,紫藻的培育数据出来了吗?”
秦雨面带微笑,手持平板快步走来,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人工培育的紫藻生长周期非常稳定,大约是45天左右,而且营养成分与野生的相比几乎没有差异哦。”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海悦酒店那边提出的长期订购价格是每斤380元,如果我们能够保证每月供应200斤的话,那么仅此一项,每个月的收入就能增加七万六千元呢!”
这个数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办公室里瞬间引发了一阵轰动。
原本喧闹的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紧接着便是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和惊叹声。
林海却沉思片刻:“产量能跟上吗?”
“现有的两个培育池极限月产量是150斤。”秦雨调出数据,“如果要扩产,需要再建一个培育池,初期投入大概五万元。”
“投!”林海斩钉截铁,“这笔钱从合作社的发展基金里出。另外,我准备今天去趟省城,会会那位‘海宴阁’的王总。”
---
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上,林海开着合作社新购置的二手小货车,后车厢的冷藏箱里整齐码放着今早捕获的珍品:两只各重一斤半的锦绣龙虾、五斤东星斑、特意挑选的二十斤厚壳生蚝,以及秦雨精心包装的两盒紫藻样品。
副驾驶上的苏晓月核对清单:“这些货按市场价算,总值接近一万五千元。特别是那两只锦绣龙虾,赵经理说在省城高级餐厅能卖到每只两千元。”
林海点头:“这次不只是卖货,更是要打开省城的高端市场。”
三小时后,货车驶入省城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与“海宴阁”采购部王总的会面约在市场里一家茶楼。
王总是个精干的中年人,对林海带来的样品赞不绝口。
“品质确实上乘。”
王总仔细查看龙虾的鲜活度,“我们海宴阁在全省有八家分店,每天对高端海鲜的需求量很大。
如果你们能保证稳定的品质和供应,我愿意在现有市场价基础上上浮10%长期收购。”
初步意向达成,林海心中的石头落下一半。就在这时,他脑海中系统界面闪烁,气运值从30\/100跳到了35\/100。
---
趁着苏晓月与王总助理敲定合同细节,林海在市场里闲逛,了解行情。在一个专卖干制海味的摊位前,他被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