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林建国看着鱼篓里的海获,也点了点头,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和自豪。
儿子有本事,这个家越来越有盼头了。
吃过早饭,林海没有耽搁,骑着家里的三轮车,载着早上的收获直奔镇上的海鲜市场。
他没有去找老熟人赵经理,这点零散货不值得惊动海悦酒店,直接在市场上找个摊位零售更快。
野生象拔蚌个头大,非常抢手,被一个识货的饭店采购员以420元的价格买走。两个鲍鱼卖了300元。
那只生猛的大青龙虾更是引起了几个顾客的竞价,最终以380元成交。
加上几只螃蟹卖了的85元,今天早上这趟不到两小时的赶海,总收入竟然达到了1185元!
捏着厚厚一叠钞票,林海心情舒畅。这种靠自身能力和一点“运气”实实在在赚到钱的感觉,永远那么踏实。
他兑现承诺,去文具店给林溪买了一套她心心念念的高级彩色铅笔和画纸,花了180元。
又给母亲买了点她爱吃的点心,给父亲带了两瓶好酒,这才骑着三轮车晃晃悠悠地回村。
刚回到合作社办公室附近,就看到苏晓月和秦雨站在那里,脸色有些凝重。
“林海,你回来了。”
苏晓月迎上来,“刚才镇渔业办又打电话来了,说明天上午九点,检查小组准时到。”
“嗯,知道了。”林海点点头,神色平静,“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吗?”
“都按你说的准备好了。”
苏晓月递过一个文件夹,“所有船只的登记证、检验证、捕捞许可证复印件;社员们的船员证、安全培训记录;还有我们采购网具的票据,网目尺寸都符合规定。
秦博士还帮忙整理了一份我们合作社采用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养殖和捕捞方式说明。”
林海接过文件夹翻了翻,条理清晰,资料齐全。
他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很好。”
秦雨补充道:“我查阅了最新的相关条例,我们的操作没有问题。除非对方吹毛求疵。”
“就怕他们就是来吹毛求疵的。”林海冷笑一声,“不过,只要我们自身硬,就不怕影子斜。”
他沉吟片刻,对苏晓月说:“晓月,通知下去,明天所有船只没有特殊原因都暂停出海,在码头整齐停泊,接受检查。社员们也都精神点,配合检查,但不该说的话一句也别说。”
“明白。”苏晓月点头应下。
就在这时,阿水伯急匆匆地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阿海,不好了,我刚听我在镇上的侄子说,他看到孙经理那个家伙,昨天下午在渔业办王主任的办公室里喝茶,两人有说有笑的!”
林海、苏晓月和秦雨对视一眼,心中顿时了然。
果然是他!
孙经理代表的“海洋资源开发公司”在正面谈判和商业竞争中没有占到便宜,现在开始动用本地的一些关系来施压了。
这次所谓的“突击检查”,恐怕就是他们搞出来的小动作,目的无非是找茬、添堵,甚至希望能抓住合作社的把柄,以便在后续可能的谈判中占据主动。
“知道了,水伯,谢谢您。”林海神色不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按计划准备就好。”
他抬头望向远处蔚蓝的大海,目光深邃。商业上的竞争,他凭借超前的信息和系统的帮助,尚可周旋。
但这种来自基层行政层面的小动作,却更显龌龊和麻烦。
看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触动的利益越来越多,面临的局面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不仅要有应对风浪的勇气,更要有化解暗流的智慧。
明天,将是一场不见硝烟,却同样关键的较量。
他视野中那39点的气运值,能否再次帮他渡过难关?而这次检查,又是否会如同清晨的赶海一样,有惊无险,最终化为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海风拂过,带着海藻的咸腥,也带来了一丝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