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复盘(2 / 2)

昭文彦道:“此乃小小战役,不至于,而且死的都是车师士兵。就算单于问起,贤王只说车师藩军自发为之便可。再说,确实是柴里木将军自发为之。”

“骨都侯,你休在那高谈阔论,那柴里木归你管束,他冒然去攻平西,遭此一败,你有脱不开的责任!”右贤王指着昭文彦训斥道。

昭文彦躬身作了个揖道:“臣有罪!柴将军欲攻平西寨,臣认为时机尚未成熟,确曾明令阻止。可惜柴将军年轻气盛,立功心切,未有遵从。”

“那他就是违抗军命!而且是公然抗命!仅此一条,足以治他死罪!你的属下,你自己处理,完事奏来。”

昭文彦却道:“贤王,臣斗胆,有一言相劝。”

“说来!”

“老夫以为,对这柴将军,贤王非但不要问他战败之罪,还应予以嘉奖。当然,毕竟战败,赏他官爵钱粮都不合适,言语勉励即可!”

右贤王拍案瞪眼道:“骨都侯,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贤王,您别忘了数年前,就连左大将铁勒大军兵发平西、定西两寨,一样铩羽而归。”昭文彦提醒道。

“放屁!与铁勒对阵的乃是东方卫!与柴里木对阵的是谁?”贤王怒道:“再说铁勒出征,乃是你我之意,只可惜粮草不济,又被东方卫劫了后营,雪上加霜,才铩羽而归!柴里木抗命出兵,就凭这点,死罪难逃!”

“贤王息怒,且听老夫道来!老夫之所以劝贤王赦免柴将军之罪,就在‘抗命出兵’这节!”

“骨都侯,我知你能说会道,但军中不可儿戏。你若说不服我,我连你一并之罪!”

昭文彦不急不缓,徐徐道来:

“贤王,您曾与臣把酒叙话,慨叹这些年来匈奴右庭人才匮乏,是否?”

“没错!偶有珠玉,也全被大单于和那左贤王挖走了!”右贤王愤然道。

“贤王,您刚才说铁勒大将军铩羽而归的原因固然不假,但即便他得胜而归,又何足道哉?他的哪一次胜利,不是听令于贤王您的运筹帷幄?”

其实铁勒每次大小战斗,都由昭文彦出谋划策。但昭文彦将功劳全部推给了右贤王。至于铁勒,的确只是个执行将军而已。

昭文彦继续道:“若非贤王下令,我估计就算东方卫再往北建上十个城寨,铁勒大将军也只会终日饮酒,顶多到校场看看手下军官操练士兵,再以切磋为名,虐虐几个小兵作乐。”

右贤王默然不语。半晌问道:“那又如何?”言语中尽是无奈。

“所以贤王说过,左大将铁勒将将堪用。”昭文彦道:“但柴里木将军,年纪虽小,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何以见得?”

“贤王明鉴,非臣挑拨。柴将军主动进取,光是这一点,便比铁勒大将军强上百倍。从暗查汉军巡值规律谋划狙杀东方卫,到锐意求变造投石车出征,自始至终他一人策划,更是难能可贵!”昭文彦一字一句道:

“此乃帅才所为!”

此一言,让右贤王再度沉默了。

昭文彦趁势道:“贤王,柴将军抗令出征,但他未找贤王索要一兵一钱一粟;为寻破寨之法,他自寻工匠造车。此役虽败,但其心可悯。柴将军败就败在太过年轻,太过急躁,经验不足。假以时日,必有大作为!”

右贤王思虑片刻,依旧肃然道:“骨都侯所言不假,但抗令就是抗令,败了就是败了,若不责罚,如何彰显军法威严,将来如何治军?本王意已决,柴里木罪不可恕!骨都侯休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