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 > 第169章 谁在灶前添了把柴

第169章 谁在灶前添了把柴(1 / 2)

冰冷的河水刺入骨髓,意识被拖入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渊。

然而,就在彻底沉沦的前一刹,一缕微不可察的暖流,仿佛一根无形的丝线,轻轻托住了他下坠的神魂。

它不似真气那般霸道,却带着亿万生灵的微弱心跳,执拗地将他从寂灭的边缘,缓缓推向一处未知的彼岸。

“咳、咳咳!”

陈默猛地呛咳出声,胸腔剧烈起伏,仿佛要将肺里的积水尽数咳出。

他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不是阴冷的水底,而是昏黄而温暖的茅草屋顶。

他正躺在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身上盖着一张粗布被子。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灰和烟火气。

他挣扎着坐起,环顾四周。

这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猎户茅屋,墙角堆着干柴,一旁的灶台里,火焰明明灭灭,显然不久前还有人在烧火。

这……是哪里?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并非实体,而是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虚影,仿佛随时会消散在空气中。

这不是归来,这是……最后的停留。

他的目光,瞬间被灶膛里那点跳跃的火光吸引。

在烧得发黑的灰烬之中,有一截东西并未化为焦炭,反而在一明一暗的火光映衬下,散发着温润如玉的光泽。

是那截“默影木”的残片!

是它,在小舟沉没的瞬间,承载着那最后一丝由“自燃式护心阵”回馈的民愿之力,为自己续了这一息尚存的“意念之身”!

陈默明白了。

这不是重生,而是这片天地,这万千生民,用他们最朴素的方式,为他点燃的最后一支蜡烛,允许他在这世间,做最后一次短暂的凝望。

他缓缓走下床,赤足踩在冰凉的土地上,来到灶前。

他没有去触碰那块残片,只是静静地看着那簇火苗。

火种已经撒下,但他们……终究还是想让他这个点火的人,回来替他们烧一辈子饭。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茅草屋顶,望向了广袤的大周疆域。

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因他的“逝去”而悄然酝愈。

南境,废弃的龙门驿站。

此地荒废已久,驿站早已倒塌,只剩一片残垣断壁,被疯长的野草所覆盖。

然而,程雪站在废墟前,神情却前所未有的凝重。

在她面前的九州民气流动图上,这个毫不起眼的坐标点,在过去七天里,每到子时,都会爆发出一股堪比京城太庙祭祀的磅礴愿力,而后又诡异地消失无踪。

“挖。”她冷然下令。

随行的龙脉卫士立刻动手,不过三尺,铁铲就碰到了坚硬的物体。

清理掉浮土,一座由无数百姓自发建造的微型祭坛,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它没有金石玉器,而是由无数的香灰、碎陶片、旧信纸,甚至孩童的涂鸦,用泥土和泪水混合堆砌而成。

祭坛的最中心,歪歪扭扭地插着一根被磨尖的竹签,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刻着一行字:

“请阿默叔救我们。”

一名年轻的卫士见此情景,忍不住怒道:“愚昧!竟将执刀者神化至此!这是对制度的背叛!”

“不。”程雪却摇了摇头,眼中没有半分怒意,反而掠过一抹复杂难明的悲悯,“这不是愚昧,是他们……害怕了。他们害怕好不容易点亮的灯,会再次熄灭。”

她缓缓蹲下身,没有毁掉祭坛,反而从怀中取出一张绘满玄奥符文的“清念符”。

“大人,您这是……”

“既然他们想听他的声音,那我就让他们听个清楚。”

程雪将“清念符”轻轻融入祭坛的灰烬之中,指尖掐诀,口中念念有词,启动了早已失传的禁术——“愿流导引术”。

此术,能将此地汇聚的庞大愿力,逆向转化为一道清晰的意念,精准地送入每一个曾在此祈愿之人的梦中。

当夜,南境五县之地,数万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做了同一个清晰无比的梦。

梦中,那个被他们奉若神明的“阿默叔”,就站在一团温暖的篝火旁。

他们激动地想要跪拜,却被他抬手阻止。

他只是摇着头,指了指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又指了指他们自己,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不是神,锅,要你们自己烧。”

京城,议政殿。

苏清漪的指尖,轻轻敲击着一份来自影阁的加急密报,清冷的凤眸中,寒意凝聚成冰。

密报上赫然写着:一月之内,一名自称“守火使”的游方道士,手持一本名为《默经》的小册子,传遍九州十三州。

其经文宣称,陈默并未逝去,而是化为护国之灵,唯有虔诚供奉“阿默叔”,日夜焚香,方可保一方风调雨顺,灾祸不侵。

如今,信徒已愈数万,其汇聚的“私愿”已经开始严重干扰各地“回音碑”的正常运转,多处民生示警被这股庞大的精神噪音所淹没。

“议政大人,此乃妖言惑众,动摇国本!当立刻出动天策卫,将这‘守火使’与《默经》尽数剿灭!”一名武将愤然出列。

“剿?”苏清漪抬起眼帘,声音平静得可怕,“剿了一个张三,还有李四。你杀得尽一个道士,杀得尽数万百姓心中的恐惧么?”

她霍然起身,走到巨大的九州地图前,目光扫过那些代表着一座座学堂的光点。

“传我议政令!”

“不派一兵一卒,不捉一人一僧。”

“命大周所有学堂,即日起,加开一门必修课——《我们为什么要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