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赘婿,开局签到绝世兵法 > 第161章 锅边坐着的,才是主人

第161章 锅边坐着的,才是主人(2 / 2)

与此同时,城西,周府。

这座传承数百年的世家府邸,此刻却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家主周元礼,那位在朝堂上屡次与苏清漪针锋相对的保守派领袖,正枯坐于堂前,面如死灰。

门帘轻响,柳如烟踩着月光走了进来。

她未带一兵一卒,手中只托着一面巴掌大小、光华流转的古朴小镜。

“周大人,别来无恙。”她笑意盈盈,仿佛只是来串门的邻家女子。

周元礼猛地抬头,眼中满是血丝与怨毒:“柳如烟!你监察院逼死我儿,如今还敢登门,真当我周家无人了吗?”

柳如烟不以为意,只是将那面小镜轻轻向前一推。

镜面光芒暴涨,在半空中投影出一幅幅动态的史载画面。

画面中,周元礼的先祖,那位被周家世代供奉为“赈灾贤臣”的周氏先人,正穿着华服,将一袋袋本该送往灾区的粮食,换成了一箱箱金银珠宝,而他身后,是无数饿殍倒毙于荒野的惨状。

画面一转,是万民唾骂、怨气冲天的场景,那些诅咒凝聚成黑气,至今仍萦绕在周家祖坟的气运之上。

这面“黑账镜”,乃是柳如烟在监察院秘库签到所得,能映照史册记载中一切被掩盖的阴私。

“噗通!”

周元礼浑身剧颤,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直挺挺地跪倒在地。

他引以为傲的家族荣耀,他用以对抗新政的“祖宗之法”,在这一刻,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柳如烟缓缓走到他面前,收起镜光,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你恨的,从来不是什么新制度。你恨的,是你家祖宗没能活成一个真正被万民感念的人。”

一句话,诛心。

三日后,周府主动献出珍藏了数百年的藏书楼,上书朝廷,请求将其改建为“清鉴书院”,向所有寒门学子开放,以史为镜,以警后人。

风波平息,京城在苏清漪、柳如烟、程雪等人的推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焕发新生。

而这一切的最初执棋者,却已悄然消失在众人的视野里。

一辆南下的马车,颠簸在官道上。

陈默掀开车帘,望向远处一座荒废的宫殿遗址。

那里,是冷香宫。

他悄然下车,来到废墟前。

这里已不再是断壁残垣,一座崭新的学堂拔地而起,门口的牌匾上刻着三个字——“心火学堂”。

琅琅的读书声从院内传出,那是附近被收养的孤儿正在识字。

陈默笑了笑,走到学堂后院的墙角,从怀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玉石阵眼,轻轻按入地下。

这是他签到所得的“逆流瓮城”大阵的最后一枚核心,自此,京城的气运将与这天下万千学子的心火相连,固若金汤。

做完这一切,他将那根陪伴了他许久、劈过柴、也曾当做武器的木杖,随手插在了院中的泥土里。

而后,他转身离去,未惊动任何人。

次日清晨,学堂的孩童们惊喜地发现,那根光秃秃的木杖竟在一夜之间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株挺拔的小树。

树干上没有花叶,只有一道道酷似刀劈斧凿的深刻纹理,在阳光下折射出坚韧的光。

孩子们不知其名,便称它为——“默影木”。

千里之外的京城祖庙,沈归舟收到了一份从南方寄来的包裹。

他颤抖着手打开,里面是一块烧制粗糙的陶片,正是当年那个在灾区用泥巴捏小锅的孩子寄来的,陶片上还沾着干涸的泥土。

翻过来,背面用稚嫩的笔迹刻着一行字:

“给阿默叔,锅不会破。”

沈归舟老泪纵横,他捧着这块比任何金玉都珍贵的陶片,小心翼翼地将其嵌入了祖庙新立的“万民功德碑”上,与那口象征着“共炊”的铁锅铜牌并列。

就在陶片嵌入的刹那,祖庙地宫深处,传来一声亘古的轰鸣。

那尊守卫着大周龙脉气运的守誓石人,眼皮缓缓抬起,金色的瞳孔最后一次亮起,扫过整片神州大地。

一道威严而宏大的意志响彻天地之间,仿佛是对一个时代的终极宣判:

“执刀者归尘,刀意永存。”

话音落,石人眼中的金光彻底熄灭,化为顽石,再无声息。

天地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彻底改变了。

一种无形而坚韧的秩序,已然取代了那个曾经需要一人之力来支撑的旧时代。

而那个执刀的人,仿佛真的随着石人的沉寂,化作了风,融入了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