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正检查着刚从港岛运过来的真空包装机,闻言只是抬了抬眉,指尖在锃亮的机器面板上敲了敲:“告诉他们,优先供货可以,定金得先打过来,按国际惯例,五成。”
“五、五成?”春生有点咋舌,内地药行哪见过这阵仗,通常都是货到付款,能预付三成就算大方了。
“按我说的回。”夏天低头调试机器,语气平淡,“咱们的当归片,在港岛的药妆厂都抢着要,运到欧洲能翻三倍价,上海这点量,不值得破例。”
龙爷在一旁帮着拆包装,闻言嗤笑一声:“前阵子供销社那姓赵的还想压价?让他来看看,咱们的货在尖沙咀是什么行情!”
他手里举着张港岛寄来的报纸,上面印着联义堂药材行的广告,“看见没?‘优质当归,专供欧美’,这才是咱们的牌面。”
正说着,厂门口传来汽车喇叭声。
外贸局的老徐带着人来了,这次没穿中山装,换了身熨帖的西装,手里拎着个精致的皮箱。
见了夏天就热情地伸出手:“夏厂长,久仰!早就听说港岛联义堂的名号,你们的药材在国际市场可是响当当的,这次来,是想请你们带带内地的药材出口,咱们合作一把?”
夏天侧身让他进车间,目光扫过他手里的皮箱——那是港岛产的金利来,在尖沙咀的专柜见过。
“徐科长客气了。”她指了指正在运作的真空机,“这批货正准备发往鹿特丹,你们要是想合作,得先让农户按咱们的标准种。”
老徐连忙点头:“没问题!我已经让农技站的人去培训了,就按你们给的种植手册来,一点不差!”
他打开皮箱,里面是厚厚的检测报告,“这是内地最新的农药残留标准,你们看看,和欧盟的能不能对接上?”
夏天没接,让身后的技术员拿去核对,自己走到堆放原料的仓库,指着整齐码放的麻袋:“这些是刚从元朗收的陈皮,陈了五年,港岛的茶庄订了,说要做陈皮普洱出口到东南亚。”
她拍了拍麻袋,“你们要是能组织农户种出这样的品质,不愁没销路——我在汉堡的客户,正等着要一批高品质的枸杞呢。”
龙爷搬来一箱样品,打开时,枸杞的鲜红在阳光下泛着光泽:“看看这个,按港岛的清洗标准过了三遍,农残检测零超标,拿去做保健品原料,比内地市场价高五倍。”
老徐看着样品,又看了看车间里井然有序的流水线,从分拣到包装,全是按国际标准来的,连工人的手套都标着灭菌时间,不由得咋舌:“难怪你们在港岛能打开门路,这标准确实不一样。”
“不是标准不一样,是态度。”夏天拿起一片当归,对着光看,“内地药材品质很好,只是缺个规范的出口渠道。”
她话锋一转,“合作可以,我们出技术和渠道,你们负责组织生产,利润按七三分。”
老徐愣了下,随即笑起来:“夏厂长果然爽快!就按你说的来!”
他心里清楚,能搭上港岛的出口门路,这点分成不算什么,关键是能让本地药材走出去。
车间外,码头的汽笛声隐隐传来。
春生拿着电报跑回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夏姐,上海药行回电了,说愿意付五成定金!还问能不能长期合作!”
夏天没回头,正看着真空机吐出一包包封装好的当归片,那些片子在透明包装袋里像金褐色的宝石。
“告诉他们,长期合作可以,得先签年供货协议,价格随行就市——按纽约市场的行情走。”
龙爷在一旁听着,往嘴里丢了颗枸杞,甜津津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像极了此刻的心情。
他想起刚从港岛过来时,有人说“内地生意不好做”。
现在看来,不是不好做,是没拿出真本事,港商的底气,从来不是靠求人,而是手里的货、心里的谱,还有那片能连通世界的海。
当归香里,海风再次吹过,带着远方港口的消息,也带着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