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林默点头,“而且晓晓的光域是‘光-精神双系融合’,精神力能精准控制光粒的流动轨迹,这比单纯的物理导管更灵活。如果你们的材料能适配精神力控制,或许能进一步降低损耗。”
为了让夫妻俩更直观地理解,苏晓主动提出演示【万象光域】。她走到客厅中央,周身泛起七彩光晕,光域缓缓展开,覆盖了整个客厅。林默开启“能量感知”,指着光域边缘:“你们看,这里的精神力缓冲层是淡紫色的,能把能量与空气的摩擦降到最低;光粒的流动轨迹是螺旋形的,比直线传输更稳定,损耗也更少。”
苏父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能量检测仪,对准光域——屏幕显示,光域内的能量波动幅度只有0.5%,远低于他们研究所材料的5%。“太神奇了!”苏父激动地说,“林老师,我们想邀请您和晓晓去研究所的实验室看看,实地测试下光域与我们材料的适配性,您看方便吗?”
“当然方便!”林默笑着答应,他知道这不仅能帮苏晓父母突破科研瓶颈,还能让苏晓的异能在科研领域发挥价值,对育徒阁团队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周一上午,林默和苏晓一起走进市新能源研究所的实验室。白色的实验台整齐排列,蓝色的能量指示灯闪烁不停,各种精密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苏父带着他们来到核心实验区,指着一台大型设备:“这是我们的能量传输测试台,能模拟100米的传输距离,我们来测试下晓晓光域的能量损耗。”
苏晓站在测试台一端,七彩光域缓缓覆盖整个测试轨道。随着苏父按下启动键,能量从光域的一端输入,另一端的检测仪开始实时记录数据——传输100米后,能量损耗仅为6.8%,远低于超导导管的15%!
“太好了!”苏母拿着检测报告,语气激动,“如果我们能把光域的‘自适应流动’和‘精神力缓冲’原理应用到导管上,损耗至少能降到8%以下!”
接下来的测试中,林默用“能量感知”帮他们指出了材料的多个问题:比如新型适配材料的“能量接收点”分布不均,导致光域能量无法均匀导入;材料的耐高温性不足,遇到高强度能量就会软化。
“晓晓的光域能承受3000c的高温,是因为光粒在高温下会形成‘能量结晶层’,”林默解释道,“你们可以在材料表面加一层‘微晶涂层’,模拟光粒的结晶层,提升耐高温性;能量接收点可以设计成‘蜂窝状’,像光域的能量节点一样,均匀分布。”
苏父和苏母立刻安排实验人员按林默的建议调整材料。两小时后,新的材料样品测试结果出来了——能量损耗降到了8.2%,耐高温性提升了30%,远超之前的预期!
“林老师,我们想跟您和星辉高中达成长期合作!”苏父握着林默的手,语气诚恳,“第一,邀请您担任我们研究所的‘异能技术顾问’,定期来指导能量与材料的适配研究;第二,让晓晓参与我们的实验,提供异能数据支持,我们会为她提供专业的能量检测设备,帮助她进一步提升光域控制;第三,我们研究所向育徒阁开放实验室资源,你们团队的异能训练如果需要能量测试或材料支持,我们随时配合。”
林默看着眼前的合作方案,心里满是欣慰——这不仅是苏晓个人的突破,更是育徒阁团队从“实战型”向“实战+科研型”转变的开始。苏晓的异能能为科研做贡献,未来李瑶的风系、赵灵儿的植物系、陈曦的防御系,或许都能在不同领域发挥价值。
“我代表育徒阁团队同意合作!”林默笑着点头,“我们也会把训练中发现的异能特性及时反馈给你们,希望能一起推动异能与科研的结合。”
离开实验室时,苏晓拿着研究所赠送的“便携式能量检测仪”,兴奋地对林默说:“林老师,以后我能一边训练,一边帮爸妈做研究了!等我们优化了超导导管,说不定能用到城市的能量供应里,那多有意义啊!”
林默看着她眼里的光,想起最初那个因为【微光】被嘲笑的女孩,现在不仅能在赛场上发光,还能在科研领域贡献力量——这就是他教书育人的意义,不仅要帮学生突破异能瓶颈,更要帮他们找到异能的多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