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医魄 > 第124章 暗潮涌动

第124章 暗潮涌动(2 / 2)

***第三,利用IGA的全球网络,在不引起恐慌的前提下,秘密监测全球范围内的异常基因和能量信号**,争取提前预警。”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来自国家的绝对信任,也是对人类文明存续的庄严承诺。

“义不容辞。”林澈没有任何犹豫,代表团队接下了这关乎国运乃至人类命运的任务。

**三、隐于幕后:无声的战争**

自此,研究中心的一部分,悄然转入了一种高度紧张且绝对保密的战时状态。对外,一切如常,师承班教学、国际合作、课题研究照旧进行。但对内,一个由林澈亲自挂帅,沈雨霏、韩博为核心,并吸纳了少数绝对可靠的精锐研究人员组成的“**蛰伏者应对小组**”正式成立,与“长城”机构派出的技术专家和安保团队并肩工作。

一场无声的战争在实验室最深处打响。

***检测技术攻关**:韩博团队与“长城”的生物工程师合作,试图找到“蛰伏者”那独特工程化基因序列的能量共振特征。他们假设,即使物质形态隐藏得再深,其非自然的能量结构也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结合“灵枢”系统的超微感知和AI算法,他们夜以继日地尝试从复杂的生物能量背景噪音中,提取出那属于“蛰伏者”的独特“能量指纹”。

***能量特性解析**:沈雨霏则带领团队,利用从“长城”获得的极其有限的、经过严格灭活处理的“蛰伏者”基因片段样本,进行精微的能量场扫描和分析。她需要弄清楚,这种人造基因武器在能量层面是如何运作的?它的“激活”信号在能量上是如何体现的?更重要的是,是否存在某种能量场能够干扰其激活,甚至将其从宿主基因组中“剥离”或“沉默”?

***全球静默监测**:在“长城”机构的协调下,IGA全球网络中的部分高度可信节点,被秘密激活了一项新的监测任务——在日常的基因和能量数据收集中,加入对“幽灵基因”特征和特定异常能量信号的筛查。数据通过加密通道直接汇入研究中心的核心服务器。这是一张无声无息撒向全球的预警网。

工作进展极其艰难。“蛰伏者”的设计显然考虑到了反探测,其能量签名微弱到近乎于无。多次尝试制造的检测原型机,灵敏度都远远不够。能量净化方面的研究更是陷入瓶颈,常规的“神气”净化手段对这种深度嵌入物质基因的人造物效果甚微。

压力与日俱增。根据“长城”的情报,“冥河工坊”的活动近期变得异常频繁,似乎预示着某种行动可能迫在眉睫。

**四、危机预演与一线曙光**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时,“长城”机构传来紧急通报:东南沿海某重要港口城市,在一次反恐演习的附加筛查中,通过一种尚不完善的初代检测技术,从一批进口冷链食品的包装上,**首次检测到了微量的、具有活性的“蛰伏者”基因序列!**

虽然数量极少,尚未发现人传人迹象,且污染源被迅速控制并秘密处理,但这无疑是一次危险的预演!证明了“冥河工坊”已经具备了投放能力,并且已经开始进行测试!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让应对小组的所有成员脊背发凉。危机,从未如此之近。

然而,危机中也孕育着转机。这批被截获的活性样本,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贵材料。沈雨霏在对其进行的超高强度能量扫描中,终于捕捉到了那极其短暂、在“蛰伏者”被特定频率微波(模拟激活信号)刺激时,产生的微弱但独特的能量跃迁!

“找到了!它的‘能量指纹’!”沈雨霏激动地指着屏幕上那一道稍纵即逝的奇异波纹。这道波纹,成为了研发高灵敏度检测器的关键依据。

同时,林澈在结合姜离关于“上古疫毒”的记载与现代基因沉默技术原理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蛰伏者’是一个‘程序’,我们能否不直接清除它,而是向它发送一个更强的‘终止指令’?利用高度凝聚的、携带特定‘信息’的神识能量,直接作用于基因层面,覆盖或扰乱其‘激活开关’?”

这个设想,将“神气理论”的应用推向了分子生物学的极限领域,虽然前路未知,但毕竟撕开了黑暗中的第一道缝隙。

暗潮,依旧在涌动。

“冥河工坊”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头顶。

但守护者们,已经睁开了眼睛,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科学与意志。一场在基因层面扞卫人类生命尊严与文明火种的战争,悄然进入了更加激烈、更加关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