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883章 立春破冻土,新犁试春耕

第883章 立春破冻土,新犁试春耕(2 / 2)

晚饭时,药铺的餐桌上摆着新炒的薄荷鸡蛋、麦芽糕,还有青禾炖的鸡汤,里面加了点当归,暖得人浑身舒服。阿莲说起苏州府的趣事,说药妆铺的“桃花面脂”刚上架就被抢空,连知府夫人都派人来订;老药农则讲着北方种黄芪的窍门,说要多晒太阳,少浇水,才能长得粗壮。

窗外的月光洒进药铺,给墙上的《南北草药图谱》镀上了层银辉。林辰看着图谱上那些熟悉的、陌生的草木,忽然觉得,这小小的药圃就像个舞台,南北的草木在这里相遇,远方的朋友在这里相聚,那些关于生长的智慧,关于传承的故事,都在这春日的时光里,慢慢铺展开来,一年又一年,生生不息。

雨水这天,天阴沉沉的,飘着细密的雨丝,像筛子筛下来的银线,落在药圃里,溅起小小的水花。新种的紫苏苗刚冒头,嫩红的茎顶着两片子叶,在雨里微微摇晃,像一群站不稳的小娃娃。林辰蹲在畦边,手里拿着把小竹耙,小心翼翼地把被雨水冲歪的幼苗扶直,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混着淡淡的草香。

“林先生,这雨下得真好!”阿芸举着油纸伞跑过来,伞沿滴着水,她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是刚摘的嫩豌豆,豆荚鼓鼓的,透着新鲜的绿,“青禾姐说,雨水节的雨最养苗,比井水浇着还管用。”

“可不是嘛,”林辰直起身,抹了把脸上的雨珠,“你看这土,润得正好,不黏不硬,苗根能扎得深。”他指着旁边的牛大力幼苗,“这些岭南来的宝贝更得细心护着,它们喜欢潮,却怕涝,得把畦沟挖深些,让水及时排出去。”

阿芸蹲下来,用小手扒拉着畦沟里的土,把淤积的泥块捏碎:“我记着呢,青禾姐教过,‘湿不涝根,干不卷叶’,这是种药材的诀窍。”她从篮里拿出颗豌豆,剥开递给林辰,“尝尝,刚从张婆婆家的菜园摘的,甜着呢。”

雨丝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柳轻烟带着学堂的孩子们来给幼苗盖遮雨棚。孩子们手里拿着竹片和油纸,小心翼翼地架在紫苏畦上,像给幼苗撑了把小伞。“红丫,你那棚子歪了,”柳轻烟帮着调整竹片,“得架稳些,不然风一吹就倒,苗会被雨打坏的。”

红丫噘着嘴,使劲把竹片往土里按:“我想让‘萌萌’住得舒服点,它昨天刚长了片新叶呢。”她指着棚下的一株紫苏苗,叶片上还挂着雨珠,亮晶晶的。

盐坊那边,赵平正带着后生们加固屋顶。雨水顺着房檐往下淌,汇成细细的水流,他踩着梯子,往屋顶上铺新的茅草,动作麻利得像只猴子。“林大哥,蒸汽炉装好了!”他朝药圃喊,声音被雨声打湿,却依旧响亮,“阿木哥烧了把火试了试,蒸汽呼呼的,比炭火快多了!”

林辰走过去,只见盐坊角落里多了个铜制的炉子,连接着几根铜管,管口正冒着白汽,带着股热气。阿木正在调试阀门,见林辰进来,笑着说:“您看这压力,刚好能让卤水保持微沸,一炉水能多煮出两斤盐!”他指着墙上的压力表,“这表是城里钟表铺改的,能看出蒸汽大小,方便得很。”

“好小子,真有你的,”林辰拍了拍他的肩,“下雨天正好试煮一锅,看看这‘雨盐’成色咋样。”

青禾和阿芷在厨房忙碌,灶上炖着山药排骨汤,里面加了些新挖的春笋,汤香混着雨气,在药铺里弥漫。“阿莲说苏州府的人爱吃春笋,”青禾切着笋片,薄得能透光,“我让她带些回去,用紫苏叶包着蒸,又鲜又嫩,保管他们喜欢。”

阿芷正在写回信,给晚晴汇报药材长势:“……紫苏苗已出齐,牛大力存活八成,黄芪种子开始发芽……雨水充足,无需浇水,只待晴日松土……”她笔尖沾着墨,在信纸上留下娟秀的字迹,末尾还画了个冒雨生长的小苗,旁边写着“加油”。

午后,雨停了,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照得药圃亮晶晶的。泥土里冒出股热气,混着草木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苏文轩和老药农在查看黄芪幼苗,小苗刚长出两寸高,叶片呈羽状,绿油油的。“你看这苗,”苏文轩指着叶片背面,“绒毛浓密,是好品相,说明扎根稳了。”

老药农点头,从布袋里掏出些黑色的粉末:“这是草木灰和硫磺的混合粉,撒在根边,能防地虫。咱们北方种黄芪,离不了这东西。”他教孩子们怎么撒粉,手指捏着粉末,均匀地撒在幼苗周围,“轻着点,别压着苗。”

红丫学得认真,小手捏着一点点粉末,像撒糖一样小心:“苏爷爷,这样虫子就不敢来吃‘壮壮’了吗?”

“不敢了,”苏文轩笑着说,“这粉末辣乎乎的,虫子最怕这个。”

傍晚时分,盐坊的第一锅“雨盐”煮好了。赵平用木铲舀起一把,白花花的盐粒在阳光下闪着光,一点杂质都没有。“成了!”他兴奋地喊,“比平时的盐更细,更白,阿木哥,快装罐,给苏州府和杭州府各送些去!”

阿木早已备好陶罐,罐口用红布封着,上面贴着“雨水特供”的标签。“这盐得装精致点,”他擦着罐身,“让外面的人知道,咱们雨天也能出好盐。”

晚饭时,餐桌上摆着春笋炒腊肉、紫苏炖鸡,还有盆山药排骨汤,都是用新盐调味的,鲜得人舌头都要吞下去。阿莲喝着汤,说要把这汤的方子记下来,回去让苏州府的药膳坊学着做;老药农则惦记着明天的天气,说明天要是晴了,就得给黄芪松土,不然土板结了影响扎根。

林辰看着窗外的晚霞,天边红得像块绸缎,药圃里的新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长的喜悦。他知道,雨水带来的不只是滋润,更是细致的希望——就像这扶苗的耐心,挖沟的细心,护棚的用心,都在告诉人们:种庄稼、做营生,都得像这春雨一样,慢慢来,细细作,才能盼来秋天的丰登,日子的安稳。

夜色渐深,药铺的灯还亮着。林辰在整理药材生长记录,青禾在研究新的面脂配方,柳轻烟在给孩子们批改作业,苏文轩和老药农则在灯下讨论着南北药材的炮制差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节奏里忙碌,却又像这雨水滋润的土地一样,紧密地连在一起,孕育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