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747章 南海潮生,草护礁岩

第747章 南海潮生,草护礁岩(2 / 2)

台风过后,天空放晴。林辰和渔民们冲到滩涂,发现原本裸露的礁石被三域草护住的地方,居然没塌下半分,而没有草的礁岩,又被浪啃掉了一大块,露出新鲜的断面。

“你看这根须!”小陈从水里捞出一丛草,根须上缠着不少细小的珊瑚碎块,“它把被浪冲碎的礁石都粘起来了!”

老渔民摸着草叶上还没干的海水,忽然对着“望草号”的方向作了个揖:“林先生,是我们眼拙了。这草不是神仙草,是比神仙还管用的护岛草啊!”

三域草在白礁岛扎下根后,渐渐显露出更奇特的性子。涨潮时,它的叶片会卷成筒状,减少海水的冲击力;退潮后,叶片又舒展开来,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更妙的是,它的花在夜里开放,淡紫色的花瓣像星星,引来成群的海虫授粉,而海虫的粪便又成了草的养料。

岛上的孩子们学会了辨认三域草和有毒的海草——三域草的根须掐断后会流出乳白色的黏液,有毒海草则渗出黄色的汁液。他们提着小篮子采收成熟的草籽,装进用红树叶子编的袋里,挂在脖子上当成宝贝。

“这些种子得送到隔壁的青沙岛去。”林辰看着孩子们装满草籽的篮子,“那里的礁岩更松散,正需要三域草帮忙固土。”

老渔民自告奋勇带着草籽出发,临行前用三域草的茎编了个手环戴在手腕上:“这草茎泡水喝能防晕船,还能让鱼群往船边靠呢。”他指着船上堆着的草绳,“这些是用老草茎编的,比麻绳耐海水泡,用来绑渔网,能多撑半年。”

林辰站在礁石上,看着载满草籽的渔船消失在海平面,忽然发现白礁岛的红树林有了新变化——靠近三域草的红树气根,长出了不少新的分枝,像在朝着草的方向伸展。“它们在互相帮忙呢。”小陈笑着说,“红树挡住强光,三域草护住根,这才是最好的法子。”

三个月后,青沙岛传来消息:三域草在那里长得更茂盛,甚至和当地的海桑草杂交,长出了既能抗盐又能抗风浪的新品种。林辰收到他们寄来的草叶标本,叶片边缘带着海桑草特有的锯齿,中间却泛着三域草的银白,像两片叶子融成了一片。

白礁岛的渔民们在滩涂边立了块石碑,碑上没刻字,只嵌着块活的三域草——用玻璃罩住,让它在碑上继续生长,根须顺着碑石的纹路往下爬,像给石碑披了件绿衣。揭牌那天,扎红头绳的小姑娘把她的海螺壳挂在了碑上,螺壳里的三域草已经长得满出来,须根从螺口垂下,在海风中轻轻摇晃。

“林爷爷,阿爸说要给这草起个名字。”小姑娘仰着晒得黝黑的脸,手里捧着新收的草籽,“叫‘礁固草’好不好?又能固礁石,又能像胶水一样粘住土。”

林辰笑着点头,从行囊里取出沈砚的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海风带着草叶的清香吹过纸页,他提笔写下:“南海之草,性如韧绳,缠礁护岸,与浪共生。”

写完,他把从白礁岛采的三域草叶夹进本子,旁边是东海的银绿草叶、断碑滩的三色草叶、黑石城的跨域草叶……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草叶,边缘都带着被当地水土打磨的痕迹,却在中央叶脉处,有着几乎一样的纹路,像无数条小溪,最终汇入同一片大海。

“望草号”准备离开时,白礁岛的渔民们划着小船送了很远,船上装满了用三域草籽榨的油、用草茎编的席子,还有孩子们画的画——纸上是绿色的草网罩住礁石,海浪撞在草网上,变成温柔的泡沫。

林辰站在船头挥手,看着白礁岛渐渐变成海平面上的一个绿点。小陈忽然指着船尾的拖网,里面不知何时缠上了几株三域草,根须上还挂着细小的海螺:“它们自己跟着船来了!”

林辰望着那些草叶在浪里轻轻摆动,忽然明白,这些草从来都不是被“带”到某个地方,而是借着风、借着浪、借着人的脚步,去寻找需要它们的土地。就像沈砚当年播下的第一粒种子,早已顺着风雨,顺着人心,长成了跨越山海的绿。

船行至深海,小陈拿出青禾的新信,信上说南疆的雨林边缘,三域草与当地的藤蔓缠在一起,挡住了滑坡的泥土;又说雪域的山脚下,耐寒的草种在融雪处扎了根,防止了春汛时的泥石流。

“林伯,您看这信上的舆图。”小陈展开信纸,上面用朱砂画着密密麻麻的绿点,从终南一直蔓延到南海,“青禾师兄说,这些绿点连起来,像不像一株巨大的草?”

林辰凑近看,那些绿点果然像草的根须、茎秆、叶片,在大地的版图上舒展蔓延。他想起沈砚笔记本里的第一幅画——那株简单的草,如今真的长成了他当年想象的模样,只是比画里的更辽阔,更生动。

海风再次吹来,带着远处岛礁的气息,也带着三域草籽的轻响。林辰知道,这株“大地之草”的故事还远未结束,它的根须会继续往下扎,叶片会继续往远处伸,在每个需要守护的地方,在每个期盼绿意的心里,长出新的希望。而那些为它浇水、为它挡风的人,也终将和它一起,在时光的潮汐里,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坚韧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