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蚀灵玄途 > 第653章 青溪迷雾锁沉疴

第653章 青溪迷雾锁沉疴(2 / 2)

“这些都是镇上‘得懒病’的人。”林辰的竹杖指着最里面的笼子,里面关着个穿绿衣的小姑娘,正是阿竹说的邻居王大叔的女儿,“他们先让人中迷药上瘾,再把人抓来抽血炼香,最后……”他没说下去,只是指了指角落的堆白骨。

沈砚的眼睛红了,挥剑砍向铁笼的锁:“畜生!”

“别冲动!”林辰拦住他,“这里的机关连着外面,一旦破坏,整个柴房会塌。”他指着洞壁上的滑轮,“他们用机关控制笼子,得先找到机关总闸。”

李雪和阿竹也钻了进来,看到笼子里的人,李雪的银簪突然指向最里面的石壁:“那里有光!”

石壁后果然藏着间密室,里面摆着张石桌,桌上放着个青铜鼎,鼎里煮着暗红色的液体,散发着和安神香一样的甜腥。鼎边站着个穿黑袍的人,背对着他们,手里拿着根骨针,正往个陶罐里滴血。

“是噬心教的祭司!”林辰的竹杖在地上画了个圈,金光将密室罩住,“别让他把血滴进罐里!那是‘血蛊母’!”

黑袍人猛地转身,脸上戴着个青铜面具,和独眼汉的有些像,却更狰狞,面具上的蛇眼是用红宝石做的,在油灯下闪着妖异的光。“林先生来得正好。”他的声音像两块石头在摩擦,“这罐母蛊还差最后一滴血,就用你的吧!”

他挥起骨针刺向林辰,针尾缠着的红线突然伸直,像条小蛇,带着股腥风。沈砚挥剑斩断红线,却见断口处冒出股黑烟,凝成只小蛇,张嘴咬向他的手腕。

“小心!是‘针蛊’!”李雪将雄黄粉撒向小蛇,小蛇瞬间化为黑烟,“这祭司的本事比独眼汉高多了!”

林辰的竹杖直取祭司面门,杖头的铜箍撞上青铜面具,发出“当”的巨响,面具竟没碎。祭司冷笑一声,从袖中摸出个香囊,往石桌上一摔,香囊里的粉末遇空气炸开,化作无数只小飞虫,嗡嗡地扑向众人——是“噬心虫”,专咬人的眉心,能让人变成疯子。

阿竹突然脱下外衣,蘸了鼎里的液体,朝着飞虫挥去,飞虫碰到液体,立刻落地死去。“这液体能杀虫子!”他大喊着,把外衣扔给沈砚。

沈砚接住外衣,在鼎里蘸了蘸,挥向飞虫,果然管用。李雪趁机绕到石桌后,发现桌腿上刻着机关图,总闸的位置就在鼎底下的石板里。“沈砚!掀石板!”

沈砚会意,挥剑砍向石板的缝隙,石板“咔嚓”裂开,露出里面的齿轮。林辰的竹杖插进齿轮,用力一拧,只听“轰隆”一声,外面铁笼的门纷纷打开,里面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出来。

祭司见状,气急败坏地抓起陶罐,就要往鼎里倒。林辰的竹杖及时敲在他的手腕上,陶罐掉在地上摔碎,里面的血蛊母滚出来,是只指甲盖大的虫子,通体血红,正往妇人的方向爬——它能感应到血蛊的气息。

“不能让它靠近婶子!”阿竹扑过去,用脚踩向血蛊母,却被祭司一脚踹倒,嘴角流出鲜血。

“阿竹!”李雪眼疾手快,将银簪掷向血蛊母,银簪带着兰草纹的金光,穿透血蛊母的身体,将它钉在地上。血蛊母扭动了几下,化作滩血水,渗入石缝。

祭司见血蛊母被毁,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嘶吼,面具突然裂开,露出张布满肉瘤的脸,竟和独眼汉有几分相似。“你们毁了我的心血!我要你们陪葬!”他扑向最近的李雪,指甲长得像爪子,带着股尸臭味。

沈砚从背后抱住他,短剑狠狠刺进他的后腰。祭司惨叫一声,反手抓住沈砚的肩膀,指甲深深掐进肉里,伤口处顿时冒出黑血——他的指甲上有毒!

“沈砚!”李雪捡起地上的骨针,刺进祭司的后颈,祭司的动作猛地僵住,眼神涣散,直挺挺地倒下去,嘴角流出黑血。

密室里一片狼藉,鼎里的液体还在咕嘟作响,铁笼里的人陆续跑出去,在洞口接受阿竹的指引,往镇外的安全地方去。沈砚靠在墙上,肩膀的黑血顺着胳膊往下淌,脸色惨白如纸。

“撑住!”李雪拿出解毒膏往他伤口上涂,指尖都在抖,“这毒比蛇毒还烈,得赶紧用透骨针放血!”

林辰帮她按住沈砚,李雪深吸一口气,拿出银针,精准地刺入他肩膀的穴位,黑血顺着针孔流出,渐渐变成鲜红。沈砚疼得浑身发抖,却咬着牙没吭声,只是看着李雪专注的侧脸,忽然笑了:“师姐……你的针法……进步真快……”

李雪的眼泪差点掉下来,用力拍了下他的胳膊:“别说话!再乱动,毒散不去了!”

洞外的天色渐渐亮了,雾气开始散去,露出青溪镇的屋顶,有几户人家的烟囱冒出了烟,显然是苏醒过来的村民在做饭。阿竹扶着妇人走进来,妇人的气色好了些,牙印处的小包已经消了。

“外面的人都醒了,陆先生带着官差来了,正在搜捕剩下的教徒。”阿竹的声音还有点抖,却带着笑意,“王大叔也醒了,说要谢谢咱们救了他女儿。”

林辰看着渐渐恢复生气的镇子,竹杖在石桌上敲了敲:“噬心教的老巢不止这一处,他们的教主还没露面,但至少……”他看向笼子里最后一个走出的老人,“青溪镇的沉疴,总算能解了。”

沈砚被李雪扶着站起来,肩膀虽然还疼,却轻松了不少。他看着洞外透进来的阳光,忽然觉得,这青溪镇的雾,再浓也挡不住光;这噬心教的毒,再狠也敌不过人心的善。

就像林辰说的,行医救人,救的不只是人的命,还有这世道的清明。这条路或许难走,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人,有手里的剑、针和竹杖,就值得走下去。

阳光越来越亮,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带着驱散阴霾的暖意。远处传来村民的欢呼声,混杂着官差的吆喝,还有孩子们的笑,青溪镇,终于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