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5年汉文帝三年农历十一月下至十二月
北地的十一月,寒冬正式降临。朔风呼啸,卷起地上的积雪,天地间一片苍茫。气温骤降,呵气成霜,湟水已然冰封,河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与两岸银装素裹的原野连成一片。狄道城的城墙垛口挂满了冰棱,街道上的行人裹紧了厚厚的冬衣,步履匆匆。田野里早已空无一物,只有裸露的冻土和积雪下蛰伏的生机。这是一年中最严酷的季节,也是对北地郡防务、民生以及统治韧性的严峻考验。靖王李凌深知,匈奴往往趁此天寒地冻、汉军不易远出之机,南下劫掠,以获取过冬物资。因此,在完成了冬季初期部署后,他并未放松警惕,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对边境防务的督察与对内部越冬事宜的关切。与此同时,派往西域的大型商队已离境月余,其安危与动向,牵动着北地高层的心。而利用这段相对“安静”的时期,李凌加速了对世子李玄业的培养,让其开始独立处理部分日常政务的决策,并参与到更核心的军情研判与战略推演中。岁末将至,各项年终总结、考绩、祭祀等事宜也提上日程,郡国机器的运转虽因天寒而略显迟缓,却依旧有条不紊。这个冬天,北地郡在靖王的统领下,如同一位在风雪中凝神静气的武者,一边默默砥砺着锋刃,一边敏锐地感知着四周的任何风吹草动,等待着可能到来的挑战,也孕育着来年的希望。
十一月廿五,狄道靖王府正堂。炉火熊熊,却难掩室外渗入的寒意。李凌正与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都尉赵破奴(通过军报)及世子李玄业,进行月度军政例会。此次会议的重点,是评估入冬以来的边防态势与内部状况。
赵破奴的军报由信使朗读:“……自月初执行冬季防务策以来,各塞守备森严,哨探频出。‘猎狐’小队累计出塞十七次,袭扰匈奴小部落九处,焚草场三处,斩首百余级,俘获人畜若干。胡虏慑于我威,近期大规模南犯迹象不明,然小股斥候活动仍频,尤以高阙、窳浑方向为甚。我军斥候亦发现呼衍斜部有向阴山北麓收缩迹象,似在躲避我锋芒,积聚力量。另,边境夜间偶有狼烟示警,皆系小股胡骑试探,均被击退。全军将士斗志昂扬,防冻防寒措施落实到位,暂无非战斗减员。”
李凌仔细听取,询问道:“破奴可曾提及,胡虏越冬情况如何?其部族可有饥寒迹象?”
信使答道:“回王爷,赵将军报中提及,据俘获胡虏供称及远窥所见,今冬漠北酷寒,积雪甚厚,胡虏牲畜冻毙颇多,各部皆缺粮草,人心惶惶。呼衍斜部尤甚,其劫掠我转运站所得,杯水车薪,难以支撑全族过冬。”
“嗯,”李凌沉吟道,“胡虏困窘,更易铤而走险。然,其主力西顾,呼衍斜新败,短期内确无力组织大攻势。传令赵破奴:一、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猎狐’行动可适当扩大范围,重点打击其零星牧群、狩猎队,断其生计,疲其民力。二、加强边境要道、隘口的冰墙、鹿砦等防御工事,利用严寒,构筑天然屏障。三、严查边境走私,尤其防止铁器、粮食流入胡地。四、可派精通胡语之死士,携少量粮食、布匹,潜入胡地,散播谣言,离间其各部,或诱使其部分小部落南下归义。”
“诺!”书记官迅速记录下令谕。
周勃接着禀报内政:“王爷,各县越冬事宜已安排妥当。官仓开放,以平价粜米,平抑市价。孤寡贫寒之家的冬衣、炭火已发放到位,由县尉、三老督查,尚无冻馁之报。郡府及各县衙署,皆备足薪炭,吏员当值无虞。水利、道路等冬闲工程,进度过半。”
“勃兄辛苦。民生多艰,寒冬尤甚。需持续关注,不可懈怠。”李凌叮嘱道,又转向公孙阙,“子通,西域商队可有消息?”
公孙阙呈上一卷薄薄的羊皮纸:“王爷,玉门屯所三日前有信鸽传书。商队已于十月廿五安全抵达玉门,休整数日,补充给养后,已于十一月初三继续西行,前往乌孙。途中在河西走廊遭遇小股马贼窥伺,被护卫骑兵驱散,人货无损。据屯所判断,商队目前应已进入车师故地。然,近来西域风雪亦大,路途艰难,下次消息,恐需待其抵达乌孙王庭之后了。”
“路途平安便好。”李凌微微颔首,“告知玉门屯所,密切留意西域各方动向,尤其是匈奴在西域的兵力调动,一有异常,立即飞报。”
“臣明白。”
会议结束后,李凌独留李玄业。近月以来,李凌有意将部分不甚紧急却需决断的政务,先交由李玄业处理,提出初步意见后,再呈报自己定夺,以锻炼其独立理政之能。
“业儿,”李凌指着案几上几卷文书,“此乃今日各曹呈报的几项事宜:工曹请拨钱粮维修狄道城西一段年久失修的城墙;法曹上报一桩涉及边军士卒与本地商户的斗殴纠纷,需裁定处罚;仓曹请示今冬军马草料储备轮换事宜。你且先看,说说你的处置意见。”
李玄业恭敬接过,逐一仔细阅读,沉思片刻后,从容答道:“回父王,儿臣浅见:城墙维修,事关城防,虽非紧急,然不可久拖。可准工曹所请,但令其精确预算,冬季施工需注意防冻,确保质量,开春前完工。士卒斗殴,虽事出有因(据报是商户欺压),然军纪不可废。当依律杖责涉事士卒,以儆效尤;同时,由市掾查处商户不法行为,赔偿士卒损失,以平民愤,彰显公道。军马草料轮换,乃常例,可准仓曹所请,令其细致操作,确保新旧草料衔接无误,勿使战马掉膘。”
李凌听罢,眼中露出满意之色:“所断皆合情理,兼顾法度与实效。尤其对士卒斗殴一事,能分而治之,既肃军纪,亦护士卒,甚妥。便依你之意,草拟批文,用你之印,发往各曹执行。”
“儿臣遵命!”李玄业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这是父亲对他理政能力的又一次肯定。他立即伏案,认真起草批文,字斟句酌。
“系统提示:宿主于战略对峙期深化继承人培养,展现出对权力平稳过渡的高度重视与卓越的教导艺术…宿主状态:统治体系运行顺畅,边防稳固,内部和谐,继承人通过独立处理政务,决策能力与权威性得到实质性提升,政权交接基础愈发牢固…”
进入十二月,岁末气氛渐浓。虽然天寒地冻,但狄道城内,准备过年的事务也开始悄然进行。官府组织人手清扫街道积雪,市集上出现了售卖腊肉、干果等年货的摊贩。然而,靖王府的关注点,依旧牢牢锁定在边境和西域。
十二月初七,一份来自朔方前线的加密军报,打破了连日的平静。军报是赵破奴亲笔所书,用了最紧急的火漆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