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82章 开岁布新,西风渐起

第382章 开岁布新,西风渐起(1 / 2)

公元前185年汉文帝三年农历正月至二月

汉文帝三年的新春,在北地凛冽的寒风与人们对未来的期盼中悄然降临。正月的狄道城,虽仍是一片银装素裹,积雪未融,但节日的气氛已然冲淡了严冬的肃杀。家家户户门楣上贴着寓意吉祥的桃符,街市上虽不及春夏繁华,却也多了些走亲访友的人迹,孩童们穿着新絮的冬衣,在巷弄间追逐嬉戏,偶尔响起的爆竹声,更添几分年节的喜庆。靖王府内,元旦大朝会的余韵尚未完全散去,但李凌已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新一年的政务开拓之中。“一年之计在于春”,尽管北地春来迟,但谋划需早。依据去岁末定下的“守成拓进,固本培元”总方略,各项政令开始有条不紊地颁布施行。春耕的预备、边塞的防务、西域经营的推进、以及内部吏治的持续优化,千头万绪,都需要在开春之前部署妥当。与此同时,西域方向经由秘密渠道,传来了乌孙军须靡对北地岁末援助的反馈以及其国内最新动向的消息;而边境的斥候也加强了对漠南匈奴动向的监控,以防其趁春荒南下劫掠。世子李玄业在正式获得“参赞政务”权责后,迎来了其独立主持部分开春政务的考验,李凌有意将一些具体且重要的领域交由他负责,如督导春耕物资调配、核查边军粮饷发放等,使其在实务中进一步锤炼能力,树立威信。这个春天,对北地而言,是巩固既有成果、并伺机将西域战略推向更深层次的关键开端。

正月初十,年味稍淡,靖王府议事厅内已恢复了往日的严肃与忙碌。李凌召集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都尉赵破奴及世子李玄业,举行新年首次军政联席会议,具体部署开春要务。

“王爷,世子,”周勃率先禀报,“今岁春耕,虽时日尚早,然各项预备需即刻着手。去岁丰收,粮种充足,然农具、耕牛仍有缺口。各县已上报所需,需由郡府工曹统一调拨、打造、或贷予。水利渠系,经去岁整修,大体通畅,然个别支渠仍需清淤加固。劝农吏已分赴各乡,指导农户选种、积肥。此外,今春需重点推广代田法之乡村,亦已划定,需增派老农指导。”

李凌仔细听取,询问道:“勃兄,今岁春耕,可有特别需关注之处?”

周勃答道:“回王爷,主要有二:一者,去岁战事波及之朔方、窳浑等地,民生恢复不久,春耕畜力、人手恐仍不足,需官府重点扶持。二者,今春天气,据老农经验,恐有‘倒春寒’之险,需提醒农户备足防寒物料,并选种耐寒之粟种。”

“嗯,所虑周详。”李凌颔首,随即决断道:“即令户曹、工曹:一、即刻核发各县所需农具、贷牛,优先保障朔方等受灾地区,不得延误!二、征发民夫,于化冻前,完成主要灌渠之清淤加固,确保春灌无忧。三、令劝农掾加紧巡查,尤其关注代田法推广与防寒准备,若有困难,及时上报解决。四、春耕期间,各县衙需设值日官,专司农事咨询与纠纷调解。”

他转向李玄业:“业儿,春耕乃民生根本,亦是你历练之机。今岁春耕物资调配、贷牛发放之督察事宜,由你总责,协同户曹、工曹办理。你要亲往仓廪、工坊查看,确保物资质优量足,发放公平及时。遇有州县推诿、胥吏舞弊之事,可先行查问,报我定夺。”

李玄业精神一振,深知此乃父王对其务实能力的考验,肃然应道:“儿臣领命!定当悉心督办,不误农时,不负民望!”

【系统提示:宿主于新年伊始即将点投入春耕筹备,展现出“农为政本”的治理理念,通过具体部署将“固本培元”战略落到实处…宿主状态:统治重心随季节转换及时调整,政务推进有条不紊,继承人通过独立负责要务,治理能力向精细化、实操化发展…】

会议接着讨论边防事宜。赵破奴禀报:“王爷,今冬匈奴异常安静,斥候回报,其各部多在避冬营地,少有大规模调动。然,春荒将至,胡虏生计艰难,依往年惯例,其小股骑队窜扰劫掠之事必将增多。末将已令各塞加强戒备,增派游骑,尤其注意防范其渗透我边民聚居点或袭击商队。”

“破奴所虑极是。”李凌道,“胡虏如草原饿狼,春荒时节最是危险。传令各军:一、加强烽燧值守,确保预警及时。二、组织精干‘猎狐小队’,于边境要道设伏,专司狙杀胡虏斥候与小股马贼。三、边民聚居区,实行‘保甲联守’,组织民壮巡夜,并储备少许兵器以备不测。四、通往西域之商路,增派护卫兵力,必要时可实行‘武装商队’集结行进。总之,要让胡虏无从下口,知难而退!”

“末将得令!定叫胡虏有来无回!”赵破奴慨然应诺。

最后,公孙阙带来了西域方面的消息:“王爷,玉门屯所密报:乌孙军须靡已收到我岁末援助之铁料、药材,极为感激,其凭借此批物资,不仅稳固了防线,更小挫阿莫里部。其再次密信,除重申盟好外,提出两点:其一,希望我方能派遣数名精通筑城、冶铁的工匠,助其改善王庭防御与器械打造;其二,询问我方对今春互市有何具体安排,其愿以良马、皮革、玉石等,换取更多铁器、布帛、茶叶。”

李凌沉吟片刻,道:“军须靡倒是务实。工匠之事,可酌情选派一二人,以‘聘雇’之名,随商队前往,指导其筑垒、改进冶铁炉,但需严令,不得直接参与兵器制造,且需定期回报其情况。互市安排,子通,你可与市舶司拟定详细方案,今春可组织一次较大规模官督商队,携带其所需物资,前往车师或其指定的边境集市交易。价格可略予优惠,以示友好,但需坚持公平交易,并借此机会,进一步摸清其内部虚实及匈奴压力究竟几何。”

“臣明白!这就去安排。”公孙阙领命。

“此外,”李凌补充道,“告诉军须靡,遣使长安之事,需加紧进行。若能得汉廷正式册封,其名正言顺,于我双方合作,更为有利。”

会议结束,各项政令随即通过快马驰报各县、各塞,北地郡的机器开始为新一年的运转而加速。

正月下,李玄业全身心投入到春耕物资督察工作中。他不再满足于在郡府听汇报,而是亲自前往狄道城外的官仓、工曹辖下的铁匠工坊、以及负责畜力调配的苑囿,实地查看粮种是否饱满干燥,农具是否坚固锋利,耕牛是否健壮。他召集相关吏员,详细询问调配流程,核对发放记录,甚至随机抽查已发放到乡里的物资是否符合标准。一次,他发现某县上报的农具需求数量与实际库存有细微出入,经追查,竟是县丞伙同库吏虚报数量,意图倒卖牟利。李玄业当即下令将涉案人员拘押,报请父王及法曹严惩,并通令各县引以为戒。其雷厉风行、明察秋毫的作风,很快在郡府官吏中传开,使得无人敢在春耕大事上懈怠舞弊。在他的督促下,各类春耕物资得以快速、公平地分发至各地,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奠定了良好基础。李凌通过周勃的汇报,得知儿子处事果决、注重实效,心中甚慰。

二月二,龙抬头。虽春寒料峭,但阳气渐升,冰雪开始消融。狄道城外,已有农人开始整修农具,往田里运送粪肥,为春耕做最后的准备。也就在这一天,郡丞公孙阙带来了两份重要的边境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