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352章 商道初拓,暗流再涌

第352章 商道初拓,暗流再涌(2 / 2)

李凌沉吟片刻,缓缓摇头:“勃兄所虑,不无道理。然,此刻我等更需冷静。其一,灌婴与齐王即便合兵,欲克洛阳、入关中,亦非旦夕之功,其间变数仍多。其二,即便其成功,新朝初立,百废待兴,首要之务乃是稳定内部,安抚各方,未必会立刻对远离中原、且拥兵自重的我北地动手。其三……”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北地如今手握河西商路之利,坐拥粮草精兵,已成西北砥柱。无论谁入主长安,欲安定西陲,都需借重我方。此乃我之筹码!”

他看向公孙阙:“子通,加大对关东情报的搜集,尤其是灌婴、齐王及其麾下主要将领的动向、意图,乃至其内部有无矛盾,我要第一时间知晓!”

“诺!”

“勃兄,”李凌又对周勃道,“西进之事,不仅不能停,还要加快!关东越乱,我西进之策便越显重要!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唯有我北地,能稳定西北,畅通商路。首支官督商队,需尽快成行!”

“老臣明白!这就去督促!”周勃领命。

“此外,”李凌补充道,“对河西诸部,可再示好。以‘庆贺关东逆贼(指王太后)即将败亡,共迎新政’为名,额外赠予休屠、浑邪等部一批粮食、布帛,进一步巩固关系。”

“王爷英明!此乃一石二鸟之计!”公孙阙赞道。

计议已定,周勃与公孙阙匆匆离去执行。李凌独自在书房沉思良久。关东的剧变,打乱了他“静观”的节奏,但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他需要重新评估形势,调整策略。

当晚,李凌将李玄业唤至书房,将关东剧变的消息告知了他,并询问他的看法。

李玄业听闻灌婴倒戈,小脸满是震惊,消化良久后,才谨慎道:“父王,灌婴倒戈,朝廷必败无疑。然,齐王与灌婴,一为宗室雄主,一为朝廷宿将,二人联手,看似强大,实则……或生龃龉。新朝初立,权力如何分配,必有一番较量。我北地远离漩涡,或可……待其纷争初定,再遣使示好,表明恭顺新朝之意?眼下,确如父王所言,加速西进,彰显我之价值,方为上策。”

李凌欣慰地点点头:“业儿能想到权力分配之争,眼光又进一层。不错,稳住自身,增强实力,方是应对一切变局的根本。西进商队之事,你需更加用心,此事关乎我北地未来命脉。”

“儿臣定当竭尽全力!”李玄业感受到时局的紧迫,郑重承诺。

接下来的日子,狄道城的气氛在忙碌中更添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关东的消息虽未公开传播,但高层的心照不宣使得各项工作的节奏明显加快。首支官督商队的组建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赵破奴精选了五百名骁勇善战、熟悉胡地情况的骑兵作为护卫,又推荐了一位曾多次往返西域、经验丰富的老校尉担任商队护卫统领。周勃和李玄业最终选定了一位与郡府合作多年、信誉卓着的大商贾作为商队总领,并敲定了最终的交易货品清单与价格策略。九月初五,一切准备就绪。

九月初十,秋高气爽。狄道西门外,举行了简短的出发仪式。靖王李凌亲临勉励,赏赐酒食。一支由三百峰骆驼、两百匹驮马、五十辆大车组成,载满货物,并有五百精骑护卫的庞大商队,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西出阳关的征程。世子李玄业站在父亲身侧,望着远去的商队旌旗,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冒险,更是北地战略投向西方的第一颗石子,其激起的涟漪,将难以预料。

几乎就在商队出发的同时,一骑快马自东南飞驰入城,带来公孙阙的最新密报:灌婴、齐王联军已突破荥阳防线,兵临洛阳城下,洛阳守将献城投降!长安门户洞开!

天下的风云,正以超乎所有人预料的速度,急剧变幻着。北地郡这艘航船,在靖王李凌的掌舵下,正一面奋力划向西方的新大陆,一面警惕地注视着身后即将重新洗牌的中原棋局。

“史料记载”

*官方史·汉书·后少帝纪:“(后少帝)元年秋,太尉灌婴叛,与齐王合兵,克洛阳,天下震动。”

*家族史·始祖本纪:“后少帝元年八月下至九月,关东剧变,灌婴倒戈,齐王势大。凌公镇定,加速西进,首支官督商队发往西域。世子玄业预实务,见解益深。北地外拓内固,静待中原之变。”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东土天倾,上帝西顾,圣域通衢初开,圣嗣历事知艰。”

*北地秘录·凌公应对关东变:“灌婴叛,中原鼎沸,李凌加速西进,遣商队通西域,世子协理有成,北地根基西拓,静观时变。”

(第三百五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