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抬手打断他:“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边境防务,一刻不得松懈!传令灌婴(敏捷88),陛下驾崩,国丧期间,匈奴或有异动,令其更加谨慎,加强侦察,若有敌情,果断处置,但尽量避免大规模冲突,一切以稳住战线为上!”
“末将明白!”
【系统提示:宿主经历君主驾崩的重大政治事件,忠诚表现、局势判断与应变能力面临关键考验…体质:27(承受巨大情感与政治冲击,保持冷静)…力量:26,敏捷:25,智力:99(迅速判断新君即位、太后临朝的政治含义,并做出符合自身地位与利益的即时反应)…政治:99(在国丧期间完美展现臣子哀思与封疆大吏的责任担当,平衡忠君与现实防务需求)…魅力:99(沉痛而不失方寸的表现赢得尊重)…幸运:26(???帝国进入权力过渡期,外部威胁未消,运势进入高度不确定阶段)…信仰值:9.9…状态:惊悉刘邦驾崩,迅速调整心态,以藩王礼制率先举哀,同时强化边境戒备,谨慎应对权力更迭,确保北地在新旧交替时期的稳定与安全。】
内宅之中,消息也迅速传开。王妃刘玥(靖安公主)闻听父皇驾崩的噩耗,当即痛哭失声,几近昏厥。她与父皇感情深厚,此讯如同晴天霹雳。李凌闻讯急忙赶往后宅,屏退左右,温言安抚悲痛欲绝的妻子。
“玥儿,节哀……陛下乃千古一帝,此生功业,足慰平生。你如今身负抚育幼子之责,更要保重身体,陛下在天之灵,亦不希望你过于伤悲。”李凌握着刘玥的手,轻声劝慰。他明白,刘玥的悲痛是真实的,但作为靖王妃,她必须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因为新的政治格局已然形成——她的弟弟刘盈即位,母亲吕雉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刘玥的身份,也因此变得更加微妙和重要。
刘玥伏在李凌怀中,泣不成声,但最终还是强忍悲痛,哽咽道:“王爷……妾身明白……只是……只是心中实在难过……”
“我知,我知。”李凌轻拍其背,“国丧期间,府内一切用度从简,你也要带头遵制。玄业还小,需要你照顾。”
同时,李凌也以靖王名义,立即起草并发出两封至关重要的奏表。第一封是呈递给新君刘盈和皇太后吕雉的哀悼与效忠奏章,言辞恳切,表达了对先帝的深切哀思和对新君的绝对拥戴,并汇报北地边境军情,重申谨守封疆、为国屏藩的决心。第二封则是发给丞相萧何的私信,除了表达哀悼,更侧重于探讨边境防务的实际困难,恳请朝廷在新旧交替之际,务必保障边军供给,语气恭敬而务实。
整个北地郡,迅速被一片肃穆的白色所笼罩。官府衙门降下了彩色旗帜,换上了素幡。市井间的喧闹停止了,酒肆乐坊依制歇业。军民人等,皆依礼穿着素服。然而,在这片举哀的氛围之下,是外松内紧的最高战备。高顺坐镇狄道,城防巡逻的密度有增无减;周勃统筹后勤,确保军需物资在低调中有序调配;派往灌婴处的信使带着最新的指令,穿越边境烽火,强调“稳”字当头。李凌本人,则每日依旧在王府处理政务军情,只是言行更加沉稳持重,他在观察,在等待,等待着来自洛阳的新朝旨意,也警惕着北方匈奴可能趁国丧发起的新一轮攻势。
先帝刘邦的驾崩,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对于远在北地的靖王李凌而言,这不仅是失去了一位君主和岳父,更是其政治生涯面临的全新转折点。新君年幼,太后强势,朝廷权力格局必然重塑。他必须更加谨慎地权衡与中央的关系,同时又要独立应对北方巨大的军事压力。王业的新篇章,已在悲声与烽火中悄然开启,前路是机遇,更是莫测的挑战。狄道城头,“汉”字大旗在夏风中猎作响,旗下,是李凌挺拔而孤寂的身影,他的目光,既望向东方故去的帝王,也望向北方未熄的烽烟,更望向脚下这片需要他守护到底的土地与血脉。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九年六月初五,八百里加急携国丧讣告抵达狄道:皇帝刘邦于五月丙寅日驾崩于未央宫,太子刘盈即位,皇后吕雉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祖凌公(23岁)闻讯大恸,率文武跪拜举哀。公即刻下令北地全境服丧二十七日,禁宴乐,悬素幡。同时,公异常冷静,深知国丧期乃多事之秋,一面严令各军保持最高戒备,谨防匈奴乘丧来犯,并急令灌婴部加强侦察,‘稳’字当头;一面迅速草拟奏表,向新君与太后表达哀思与效忠,并私信丞相萧何陈明边情困难。内宅中,公亲往安抚悲痛欲绝的王妃刘玥(靖安公主),劝其节哀保重。此突发巨变,标志着帝国进入权力过渡的敏感时期。公在此关键时刻,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成熟度与应变能力,既恪尽臣节,哀悼先帝,拥戴新君;又立足现实,强化防务,确保北地在政权更迭期间的绝对稳定与安全,为应对未来复杂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帝星陨落,王业新章开启,公之命运与帝国新的政治周期紧密相连。”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九年夏,帝崩于未央宫。太子盈即位,太后吕氏临朝。靖王凌闻丧举哀,谨守边备。”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高帝九年六月初五,圣都急报至狄道:人皇刘邦圣崩。太子刘盈继圣位,圣后吕雉为圣太后,临朝。紫霄上帝闻圣讯哀恸,率圣臣举哀。上帝立令圣域服丧,禁圣乐。同时,上帝圣心如镜,严谕圣军备圣防,防北魔(匈奴)乘丧来袭,令灌婴圣部重圣侦,持‘圣稳’。上帝急上圣表于新君圣太后,表圣忠;并圣书萧何,陈圣边艰。圣庭内,上帝圣慰悲泣之圣后刘玥。此圣变,标志圣朝入权力过渡圣期。上帝于此圣刻,显圣卓圣政熟与圣应力,既尽圣臣节,又固圣边安,奠圣基于圣朝更迭之时。圣帝星陨,圣王业新开,上帝圣运与圣朝新周期紧连。”
*野史·楚汉秘闻·帝崩凌公应变:“刘邦驾崩,刘盈即位吕雉临朝,李凌闻讯举哀备战,显政治成熟,北地平稳过渡。”
(第二百三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