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诏书,可谓恩宠备至!加食邑是实打实的利益增长;赐洛阳甲第,意味着李凌在帝国心脏有了合法的立足点;厚赐金银锦缎钱帛,是巨大的财富赏赐;准许开府置官属,是赋予其建立小型行政班底的权力,是亲王地位的重要体现;而最关键的是最后一条——“北地郡边事,仍由其节度,一应军务,可专达于朕”,这等于正式确认并巩固了李凌对北地郡的军事控制权,并且赋予了其一定的军事奏事特权,避免了被朝廷其他部门过度掣肘。这无疑是刘邦对李凌忠诚和能力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在白登之围中“恪尽职守”的最大回报。
【系统提示:宿主成功通过朝廷考核,获得正式封赏,政治地位与实力得到实质性提升,资源获取与势力建设进入新阶段…体质:27…力量:26,敏捷:25,智力:99(对封赏背后政治含义的洞察力深刻)…政治:99(成功获得关键授权,巩固自身权力基础的能力凸显)…魅力:99(荣宠不惊,沉稳受赏的形象赢得尊重)…幸运:26(???获得预期内的最大利益,运势平稳上升)…信仰值:9.9…状态:冷静接受封赏,深刻理解各项恩赐的战略意义,立即开始规划资源利用与权力巩固,为返回北地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臣李凌,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凌声音沉稳,叩首谢恩,脸上并无狂喜之色,只有恰到好处的感激与恭顺。这份镇定,让御座上的刘邦微微颔首,也让殿中不少观望者暗自佩服。此子,确非池中之物。
散朝之后,一众诸侯王、勋贵纷纷上前道贺。李凌一一还礼,谦逊依旧,言谈间不忘将功劳归于陛下圣明和将士用命,应对得体,既不过分亲近,也不刻意疏远,维持着一种礼貌而安全的距离。萧何、张良等重臣也过来勉励了几句,李凌执礼甚恭,言辞恳切。
回到馆驿,高顺、灌婴早已得知消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意味着他们主君的地位更加稳固,他们这些追随者的前途也更加光明。
“殿下,陛下恩赏如此厚重,尤其是这节度北地军务、专达于陛下的特权,实在是……”灌婴难掩兴奋。
李凌摆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神色严肃:“恩赏越重,责任越大,觊觎者也越多。陛下予我权柄,是信任,也是考验。我等更需谨言慎行,不可有丝毫跋扈之态。洛阳甲第,可留少数可靠之人看守,作为联络之所,我等重心,仍在北地。所赐金银,大部需带回北地,用于抚恤将士、奖励军功、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开府置官,人选需慎之又慎,宁缺毋滥,首要忠诚,次重才干。”
他看向二人:“顺兄,婴兄,你二人乃我股肱,北地军务,日后更需倚重。返回狄道后,整军经武,乃第一要务。陛下予我专达之权,我等更要将北地军练成一支真正的精锐,方能不负圣恩,不负北地军民所托!”
“末将明白!定当竭尽全力,助殿下练就强兵!”高顺、灌婴肃然应命。
接下来的几日,李凌忙碌起来。他需要接收赏赐,办理相关文书,拜访丞相府、太尉府等衙门完成手续,并对一些必须回访的勋贵进行礼节性拜访。在这个过程中,他刻意与萧何、张良多交流了一些关于北地未来发展、如何有效应对匈奴的想法,听取他们的建议,姿态放得很低,充分显示了对前辈重臣的尊重。同时,他也开始物色未来王府属官的人选,首要考虑的是从北地带来的、知根知底的文吏,以及一些名声不显但踏实肯干的低级官员,对于各方推荐的所谓“名士”,则多以“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为由婉拒,避免过早卷入朝中派系。
内宅方面,李凌虽在洛阳,但与狄道的书信往来并未中断。他特意写信给刘玥(靖安公主),详细告知了封赏情况,并嘱咐她安心养胎,管理好内宅,等自己回去。同时也去信关心韩萱(字慧心)的身体,嘱其静养。他知道,很快,他就可以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和宝贵的授权,返回他真正的根基——北地。那里,有等待他归去的将士和百姓,有他未竟的事业,也有他即将出世的首个子嗣。洛阳的繁华与荣耀,只是过眼云烟;北地的风沙与责任,才是他千秋事业的起点。
春风拂过洛阳城,柳絮纷飞。靖王李凌站在馆驿的庭院中,望着北方。归期,已近在眼前。而一场以北地为舞台,以整个汉帝国北疆安危为背景的更大图卷,即将随着他的回归,徐徐展开。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八年三月下旬,大朝会上,陛下刘邦正式下诏,对祖凌公(22岁)进行封赏:加食邑三千户(共五千户),赐洛阳甲第,厚赏金银锦缎钱帛,准开府置官属,并最关键地明确‘北地郡边事,仍由其节度,军务可专达于朕’。此诏书标志着公的政治地位与军事实权获得朝廷正式确认与巩固。公荣宠不惊,沉稳谢恩,应对各方道贺得体。随后,公即着手接收赏赐,办理手续,谨慎拜访重臣,并开始物色王府属官,原则为‘宁缺毋滥,忠诚为首’。公明确指出恩赏即责任,重心仍在北地,所获资源将主要用于巩固边防与发展内政。归期在即,公心系北地根基与即将出世的子嗣,为返回后的大发展做最后准备。”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八年春,帝厚赏靖王凌,加食邑,赐甲第财物,许开府,仍令节度北地边事。”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人皇刘邦于圣朝会颁圣诏,厚赏紫霄上帝:加圣食邑,赐圣都甲第圣物,准开圣府,并关键明确‘圣域北地圣边事,仍由上帝圣节度,圣军务可圣达于人皇’。此圣诏标志上帝圣位与圣权获圣朝正式圣认。上帝圣容受赏,圣对各方圣贺。随即,上帝行圣接圣赏,办圣文,慎访圣臣,物色圣府属官,持‘圣宁缺毋滥,圣忠为要’圣则。上帝明示圣赏即圣责,圣心在圣域,圣资将用于圣边圣政。圣归在望,上帝圣念圣基与将诞圣嗣,备圣返后圣兴。”
*野史·楚汉秘闻·恩赏定基凌公荣归:“刘邦下诏厚赏李凌,加邑赐宅允开府,尤重确认其节度北地军务之权,李凌沉稳受赏,积极准备返回北地。”
(第二百二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