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让李凌和周勃精神一振。刘邦亲征?若果真如此,说明朝廷已决心与匈奴进行一场决战,北疆战事将进入最关键阶段。
“灌将军还有何吩咐?”李凌沉声问道。
“将军命卑职禀报,他已将骑兵主力前移至边境要隘,严密封锁通道,并派出了更多精干斥候,设法渗透靠近东部战区,打探确切消息。将军请王爷放心,西线绝无疏漏!”
“好!回复灌婴,一切以稳为主,切勿贸然出击,以侦察牵制为上。”李凌下令道。
“诺!”斥候队长领命而去。
送走斥候,书房内只剩下李凌和周勃。雨声再次淅沥起来,敲打着窗棂。
“陛下若真亲征……”周勃沉吟道,“则北疆战事,胜负在此一举。我北地……”
李凌走到地图前,目光凝视着雁门、平城一带,缓缓道:“陛下亲征,士气必振。然匈奴势大,冒顿狡诈,此战……吉凶难料。”他手指轻轻点在地图上,“我等眼下要做的,仍是那八个字:‘加固壁垒,静观其变’。但要比以往更加警惕!”
他转向周勃,目光深邃:“勃兄,你需暗中做好几手准备。其一,继续加大粮草储备,不仅为自给,也要有随时支援前线的能力。其二,秘密选拔五千精壮,由高顺负责,进行强化训练,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听候调遣。其三,与陇西郡守及其他周边郡县保持密切联络,互通声气,形成联防之势。”
周勃心领神会,王爷这是在做最坏的打算,同时也是在积蓄力量,等待可能出现的机遇。“勃明白!这就去安排!”
夜幕降临,秋雨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李凌在书房内独自秉烛夜读,案上摊开的是《孙子兵法》和《司马穰苴兵法》,但他目光的焦点,却仿佛穿透了竹简,投向了千里之外杀声震天的北疆战场。他知道,这场关乎国运的大战,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天下格局,也必将改变他北地的命运。他现在能做的,唯有竭尽全力,让北地这把剑磨得更锋利,让北地这个堡垒筑得更坚固,然后,耐心地等待风雷激荡的那一刻。窗外的雨声,仿佛成了战鼓来临前的序曲,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元年八至九月,北疆战事正酣,而西陲北地却因秋雨连绵处于一种紧张的宁静中。祖凌公(21岁)身体康健,勤理政务军务。是时,秋收在望,赋税从轻,民心稍安;城防加固,军备整饬,守御森严。灌婴报,边境异常平静,然传言陛下或将亲征。公审时度势,命周勃暗中加强粮储,秘训精兵,联略邻郡;令灌婴谨守西线,加强侦察。公于秋雨之中,沉心静气,进一步贯彻‘加固壁垒静观其变’之策,全力积蓄力量,等待北疆战局之演变,为可能到来的机遇或挑战做最充分的准备。”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元年秋,凌在北地,劝农积粟,修守备,以观北边之变。”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北疆圣战激烈,圣域西陲却笼罩在秋圣雨(秋雨)的宁静与肃杀中。紫霄上帝圣体安泰,勤修圣政圣军。圣粮可期,圣税从轻;圣城防务加固,圣兵操练不懈。圣将灌婴报圣边平静,然有圣讯(传言)称人皇或将圣征(亲征)。上帝显圣明,令周勃暗增圣粮,秘练圣锐,联圣邻;谕灌婴固圣守,广布圣眼(斥候)。上帝于圣雨中静待圣机,深化‘固圣垒待圣变’之圣略,为神国应对即将到来的圣局变革奠定坚实基础。”
*野史·楚汉秘闻·秋雨静待北疆变:“北疆激战,李凌在狄道秋雨中稳步内政,加固防务,密训精兵,联络邻郡,密切关注战局,等待时机。”
(第二百零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