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元年农历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
朝廷使者的旌旗仪仗离开狄道已有旬日,但那场庄重的接旨仪式所带来的影响,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正缓缓扩散至北地的每一个角落。皇帝的赏赐——黄澄澄的金锭、色彩绚丽的锦缎、尤其是那些标注着御用药房封签的珍贵药材——被周勃(政治85,智力82)亲自监督着,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地存入府库。其中一部分金银和布帛,被迅速而公平地分发给了守城有功的将士和损失惨重的百姓家庭,虽不能完全弥补创伤,却实实在在地缓解了眼前的窘迫,更传递着一种“王恩浩荡”的慰藉。那些御用药材,则被淳于意(智力80)如获至宝般地接管,仔细甄别后,融入到了李凌每日的汤药之中。
郡守府内室,药香混合着新熏的、略带清苦的草木气息。李凌(体质24)在服用了数日由御药调整后的方剂后,身体似乎真的有了些许微弱的积极反应。最明显的是咳嗽,虽然依旧频繁,但那种牵动肺腑的剧烈呛咳减少了,痰中的血丝也几乎不见。他的面色不再是那种令人心悸的死灰,隐约透出了一丝极淡的血色。每日清醒的时间也略有延长,偶尔能在刘玥(昭武王妃)的搀扶下,在室内缓步行走片刻。然而,距离真正的康复依旧遥远,他依旧虚弱不堪,大部分时间仍需卧榻,说话稍多便会气喘,身体仿佛一株被狂风暴雨摧折过后,勉强保住根系、正在艰难汲取养分的病树。
【系统提示:宿主身体得到御用药材辅助,脱离最危险阶段,进入缓慢而稳定的恢复期…体质:24(极度虚弱,但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恢复进程启动)…力量:23,敏捷:22,智力:93(精力改善,可进行更长时间的连续思考)…政治:94…魅力:98…幸运:25…信仰值:9.9…状态:身体开启缓慢修复,精神随之好转,开始更深入地谋划北地在新朝背景下的短期生存与中期发展。】
这一日,春光正好,微风拂过庭院中初绽的新绿。李凌精神稍佳,靠在榻上,听着周勃禀报近况。
“王爷,陛下赏赐已分发下去,军民感念天恩,士气颇振。御药效果如何?淳于先生怎么说?”周勃关切地问道。
李凌微微颔首,声音虽仍微弱,但比之前多了几分底气:“药……甚好……淳于意说……乃对症之品……需长期调理……勃兄……城外春耕……进展如何?”
见王爷问起春耕,周勃精神一振,这是当前北地的头等大事:“回王爷,如今冰雪尽融,土地解冻,正是春耕关键时节。属下已下令,除必要守城士卒外,其余军民,包括郡府吏员,皆需轮番下地,协助农户抢种春麦和粟黍。官仓种子已全部发放,又从周边郡县高价购得一批,勉强够用。灌婴将军部骑兵,在不执勤时,也分出部分人马,帮助百姓垦荒、引水。只是……耕牛奇缺,大多只能靠人力,进度缓慢。”
李凌凝神听着,手指在锦被上轻轻划动,沉吟道:“耕牛……确是难题……可曾……尝试……与西边羌部……交易?”
“正在接洽。”周勃答道,“已派熟悉羌情的使者,携带盐巴、茶叶前往,希望能换回些牛羊,即便不能直接耕田,也能改善伙食,积蓄畜力。另外,高顺将军建议,可将军中部分退役或伤残的老马,经驯化后尝试用于拉犁,虽不及耕牛,总胜于纯靠人力。”
“此法……甚好……”李凌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敬志(高顺字)……总是……能想到……务实之策……传令……全力保障春耕……此乃北地……今年能否……自给之关键……绝不可……有失……”
“诺!属下明白!”周勃肃然应道。他知道,王爷虽在病中,却将春耕视为北地能否真正站稳脚跟的“根本之战”。
与此同时,灌婴(敏捷88)麾下的骑兵,在休整补充后,并未完全闲置。除了轮流参与春耕,灌婴更重要的任务是,将侦察范围大幅度向外延伸。一支支精干的斥候小队,如同警惕的触角,探向东南、西北、西南各个方向。他们的任务不再是作战,而是收集情报——新朝建立后,周边郡县的动向、残余盗匪的活动、尤其是西羌、北胡各部落的反应,以及……可能从洛阳方向传来的、任何关于朝廷政策变动的风声。
这一日,灌婴亲自来到郡守府,向李凌和周勃汇报侦察所得。
“王爷,周太尉,”灌婴摊开一幅简陋但标注细致的地图,“据多方探报,陇西郡大部已遵奉朝廷号令,郡守、县令皆已上表归附。然郡内民生凋敝,盗匪时有出没,尤其是南部山区,尚有零星抵抗势力,但不成气候。”
他手指移向西北:“河西走廊一带,月氏、乌孙等部族,似乎对新朝建立持观望态度,边境暂无异动。但西羌各部,则较为复杂。有些小部落主动遣使至狄道或陇西郡治示好,但几个大部族,如先零羌、烧当羌,态度暧昧,其游骑近来在边境活动频繁,似在试探我方虚实。”
最后,他的手指点向东北方向,面色略显凝重:“最值得关注的是,有商队传言,陛下在洛阳大封功臣之余,已开始着手整顿各地军务,尤其是对……各位拥兵较多的诸侯王,似有重新部署之意。详情尚不明朗,但风声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