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3年汉·汉王五年\/西楚·霸王五年农历十一月下旬
龙且大军溃退的烟尘尚未完全消散,狄道城内外已是一片劫后余生的死寂与狼藉。持续两月有余的残酷围城,如同一场漫长而可怕的噩梦,在这座边陲孤城身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十一月的寒风依旧凛冽,卷起地上的积雪,混合着焦土、血腥与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窒息。
城墙之上,断壁残垣触目惊心。那段被投石机轰塌的缺口,如同一个狰狞的伤口,裸露在寒风之中,临时构筑的瓮城工事也已是千疮百孔。垛口碎裂,女墙倾颓,焦黑的痕迹随处可见。城下,楚军遗弃的攻城器械残骸、破损的旌旗、以及未来得及收殓的双方士卒尸体,横七竖八地冻结在冰雪之中,构成了一幅凄惨而恐怖的景象。乌鸦在低空盘旋,发出刺耳的呱噪,更添几分凄凉。
城内,情况更为严峻。昔日还算齐整的街巷,如今满目疮痍。许多房屋在守城战中拆毁以获取滚木礌石,或被楚军火箭焚毁,只剩下断壁残垣。幸存的百姓,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蜷缩在残破的屋檐下或临时搭建的窝棚里,依靠着微弱的火堆取暖。他们的眼神空洞,充满了疲惫、恐惧和失去亲人的悲痛。粮尽已久,人们只能依靠之前搜刮的草根、树皮和少量官府每日发放的稀薄如水的粥汤吊命,冻饿而死的尸体每日仍在增加。伤兵营更是人间地狱,挤满了缺医少药、痛苦呻吟的士卒,严寒和感染不断夺走本已脆弱的生命。整个狄道城,弥漫着一种令人绝望的死气。
郡守府虽未受严重破坏,但也显得格外冷清破败。李凌(体质24)在高顺(体质25,武力85恢复中)和亲卫的搀扶下,强撑着极度虚弱的身体,踏着积雪,开始巡视满目疮痍的城池。每走一步,都仿佛耗尽了全身的气力,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眼窝深陷,原本合身的王服如今显得空空荡荡。但他的脊梁依旧挺直,目光缓缓扫过残破的城墙、饥寒交迫的军民、以及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的遗体,眼中充满了深切的悲悯与沉重的责任。
“敬志……”李凌的声音微弱而沙哑,“阵亡将士的遗体……必须……尽快妥善安葬……立碑……刻名……不能让英雄……暴尸荒野……”
“王爷放心,末将已派人着手办理。”高顺的声音同样疲惫,但带着坚决。
“还有百姓……开仓……将所有能吃的……先分下去……熬最稀的粥……也要让每个人……都有一口热的……”李凌看着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孩童和老人,心如刀绞。
“诺!只是……存粮已尽,府库……”高顺面露难色。
“我知道……”李凌闭上眼,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先用……灌将军带来的……那些缴获的楚军粮秣……应急……”
“是!”
【系统提示:宿主及势力处于极度虚弱后的恢复期,生存与重建压力巨大…体质:24(极度虚弱,濒临崩溃,急需营养与休息)…力量:23,敏捷:22,智力:88(谋划重建与未来布局)…政治:87(灾后安抚与秩序重建能力凸显)…魅力:94(劫后余生,与民共苦,威望与感召力进一步提升)…幸运:23(???危机暂解,运势微弱回升)…信仰值:9.9(绝境逢生,信念历经淬炼,近乎圆满)…状态:身体濒危,精神意志支撑,全力投入善后与重建工作。】
灌婴(敏捷88)在击溃楚军后营、迫退龙且主力后,并未急于进城。他深知城内情况复杂,且自身是“客军”,身份敏感。他将骑兵驻扎在城外一处背风的高地,严明军纪,不得扰民,并派人将缴获的部分楚军粮草和伤药先行送入城中应急,自己则带领部分将领,在城外清理战场,收拢俘虏,肃清残敌。
直到李凌派人相请,灌婴才整理甲胄,带着几名亲卫,踏入这座他千里奔袭来援的残破城池。眼前的景象,让这位久经沙场的猛将也为之动容。街道上的死寂、百姓的凄惨、守军士卒脸上的菜色和伤痕,无不诉说着刚刚结束的那场围城战的惨烈。
在郡守府简陋却收拾得异常干净的正堂,灌婴见到了被刘玥(昭武王妃)和侍从搀扶出来的李凌。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李凌如此虚弱的状态,灌婴还是大吃一惊,连忙上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中带着由衷的敬意:“末将灌婴,参见王爷!王爷……您受苦了!”
李凌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示意亲卫扶起灌婴:“灌将军……快快请起……若非将军……神兵天降……狄道……已无李凌矣……将军……是我北地……亿万生灵的……救命恩人……”话语断续,却情真意切。
“王爷言重了!”灌婴虎目微红,“婴奉王命与周太尉将令,驰援王爷,乃分内之事!王爷于危难之际,运筹帷幄,坚守孤城两月有余,拖住龙且数万大军,此功更在婴之上!王爷保重身体要紧!”
两人简单交谈,李凌代表北地军民对灌婴及援军表达了深切感激,灌婴则汇报了城外战况及缴获情况,并表示全军听从王爷调遣。气氛融洽而凝重。
数日后,周勃(政治85,智力82)率领南线军团主力,押运着大批粮草辎重,抵达狄道外围。与灌婴会师后,周勃将大军妥善安置,自己仅带少数随从入城。当他看到李凌的模样和狄道的惨状时,这位沉稳的老将也忍不住眼眶湿润,快步上前,便要行大礼。
李凌抢先一步,用尽力气托住周勃的手臂:“太尉……辛苦了……你我之间……何须如此……”
“王爷!”周勃声音哽咽,“勃……未能早日破敌来援,致王爷与全城军民受此大难,勃之罪也!”
“太尉何出此言!”李凌摇头,“若非太尉与灌将军在外牵制,并于苑陵重创楚军,龙且岂会分兵?若非太尉采纳本王冒险之策,遣灌将军千里奔袭,狄道焉能保全?太尉与灌将军,皆是我北地再造之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