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3年汉·汉王五年\/西楚·霸王五年农历九月中旬
龙且、钟离昧所率的五万西楚精锐,如同一股裹挟着死亡气息的钢铁洪流,沿着北地郡略显荒凉的官道,滚滚北上。他们所过之处,践行着李凌(体质24)“坚壁清野”策略的边境亭障皆已空无一人,水井被填塞,来不及收割的田禾被焚毁,只留下满目疮痍与死寂。这种顽强的抵抗姿态,非但未能阻挡楚军步伐,反而更加激起了以龙且(武力92)为首的楚军将领的怒火与轻蔑。
“哼!李凌小儿,技止此耳!以为凭这些鬼蜮伎俩就能阻我大军?待我踏平狄道,定要将他碎尸万段!”龙且骑在雄骏的乌骓马上,望着前方空荡荡的原野,不屑地冷哼道。他身披重甲,面容粗犷,眼神中充满了身为西楚顶尖猛将的傲气与对胜利的渴望。
副将钟离昧(武力88)相对谨慎些,提醒道:“龙将军,李凌能于重伤中遥控周勃取得苑陵之捷,周勃用兵亦非庸碌,不可过于轻敌。观其坚壁清野,颇有章法,狄道城防恐已加强。”
龙且大手一挥,不以为意:“钟离将军多虑了!北地贫瘠,经匈奴蹂躏,又能有多少积蓄?李凌病夫,周勃远遁,城内无非是高顺一残将,些许疲卒。我五万虎贲,携雷霆之势,碾碎这座孤城,如探囊取物!传令下去,加速前进,三日内,本将军要在狄道城中犒赏三军!”
楚军加快了行进速度,铁蹄踏地,烟尘冲天,杀气直逼狄道。
与此同时,狄道城已如同一只绷紧筋肉、竖起尖刺的洪荒巨兽,静静地匍匐在陇西苍茫的大地上。城头上,旌旗招展,但旗色略显陈旧,甚至有些破损,这是李凌有意为之,示敌以弱。垛口之后,一名名士卒屏息凝神,甲胄虽擦拭得干净,却难掩其下的疲惫之色(亦是部分伪装),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坚定,紧握着手中的兵刃,望着远方逐渐逼近的烟尘。
郡守府已然成为战时指挥中枢。李凌并未如往常般端坐正堂,而是直接将指挥所设在了面向楚军来犯方向的北门城楼之下,一处加固过的宽敞石室内。这里可以最快地接收到前线讯息,也能让他的指令迅速传达至城头。
高顺(体质25,武力85恢复中)全身披挂,尽管旧伤使得他无法长时间站立冲锋,但他坚持坐镇在城门楼内,负责一线指挥。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守军士气最大的鼓舞。
“报——!楚军前锋骑兵五千,已抵达城北三十里外鹿蹄岗!”
“再探!密切关注其主力位置及动向!”高顺沉声下令,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
李凌站在石室内的沙盘前(这是他根据记忆和斥候回报令人制作的简易沙盘),目光深邃。沙盘上,狄道城周边的山川、河流、要道清晰可见,代表楚军的黑色小旗正从南向北移动。
“龙且骄狂,求胜心切,必想速战速决。”李凌指尖点向沙盘上狄道城北一片相对开阔的地带,“其初至,士气正盛,必先以雷霆之势试探攻城,企图一举摧垮我军意志。”
他转向侍立一旁的传令官,命令道:“传令各门守将:楚军初至,锐气正盛,我军当避其锋芒。首日攻城,以弓弩远射阻滞为主,滚木礌石节省使用,待敌攀城近处,再以刀斧手近战搏杀。切记,不可浪战,以消耗敌军有生力量、挫其锐气为要务!另,多备湿泥、沙土、水缸,严防火攻!”
“诺!”传令官飞奔而去。
【系统提示:宿主面临大规模攻城战,战术指挥能力激活,战场洞察力提升…智力:86(临阵决策,思维高度集中)…政治:85…魅力:90(危难中领袖气质凸显)…信仰值:9.5(生死关头,军民信念高度凝聚)…状态:冷静指挥,应对敌军首次猛攻。】
九月十六,午时刚过。楚军前锋骑兵如风卷残云般驰抵狄道城下,并未立即攻城,而是迅速散开,控制城外制高点,清扫可能存在的埋伏。紧接着,龙且亲率的中军主力步骑混合大军,浩浩荡荡开至,在城北三里外开始扎下连绵营寨,旌旗蔽日,号角连营,军容极盛。
龙且在一众将领簇拥下,策马来到阵前,遥望狄道城。只见城头守军稀疏,旗帜破旧,城墙虽经修补,仍可见残破痕迹,与他想象中的严阵以待颇有差距。
“哈哈哈!”龙且见状,不由放声大笑,“果然是一座穷困破败之城!守军亦是无胆鼠辈!传令!命前军打造攻城器械,明日拂晓,开始攻城!先登城者,赏千金,官升三级!”
楚军士气高昂,伐木造梯,打造冲车、投石机,忙得热火朝天。城上汉军则冷眼旁观,按兵不动。
翌日,九月十七,黎明。凄厉的牛角号声划破清晨的宁静,楚军的第一波攻势,如同海啸般发起!数千楚军步卒,扛着简陋的云梯,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如同潮水般涌向狄道北城墙!阵后,数十架临时赶制的投石机,抛射出巨大的石块和燃烧的火球,砸向城头,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城墙微微震颤,碎石飞溅!
“放箭!”高顺在城门楼内,透过观察孔,冷静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