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灌婴也前来禀报边境巡哨情况,提到在西北方向发现小股匈奴游骑踪迹,似在窥探。
李凌沉吟片刻,道:“匈奴新败,短期内无力大举来犯,但小股骚扰必不可免。灌将军,可派精干斥候,主动出击,清剿这些游骑,务必打出我军的威风,让其不敢轻易靠近我边境百里之内!”
“末将遵命!”灌婴领命而去,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这位王爷的作风,很对他的胃口。
傍晚,李凌在书房单独召见了周勃。烛光下,李凌的神色变得凝重。
“周太尉,北地初定,然根基尚浅。朝廷那边,虽有嘉奖,然猜忌之心,恐难尽去。项羽势大,中原战事胶着,未来局势,变幻莫测。”李凌缓缓道,“我等在此,看似偏安一隅,实则如履薄冰。内要抚民强兵,外要谨守臣节,更要暗中积蓄力量。北地,将是我们真正的立足之地,万万不能有失。”
周勃肃然道:“王爷深谋远虑,末将明白!请王爷放心,勃必竭尽全力,辅佐王爷,将北地经营成铁桶一般!”
李凌拍了拍周勃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位沉稳老练的太尉,是他目前最可倚重的臂膀。
四月二十,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李凌做了一件颇具象征意义的事情。他亲自出席了阵亡将士的集体安葬仪式。在城外新辟的墓园前,他身着素服,冒着细雨,向长眠于此的英灵躬身行礼,并宣布将此墓园定为“忠烈冢”,年年祭祀。这一举动,极大地凝聚了军心民心。
夜幕降临,郡守府书房内,李凌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狄道城的灯火在雨幕中显得朦胧而温暖。他感受到体内日益充盈的力量,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击退匈奴只是开始,如何在这乱世中开辟一方基业,守护一方安宁,进而影响天下大势,才是他真正的征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轻声自语,目光却愈发坚定。北地的基业,就在这日升月恒、春雨润物的寂静夜里,悄然奠基。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六年四月初六至二十,祖凌公(21岁)身体康复加速,已能自如行走,精力充沛,全面主政。其颁布《北地靖安令》,明确周勃高顺灌婴等将职权,理顺军政。大力推行垦荒通商兴学等政令,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开启互市,设立蒙学,北地生机渐复。对外保持与荥阳恭谨联络,对内强化边备,清剿胡骑。并亲祭阵亡将士,凝聚人心。此一时期,北地根基建设全面展开,昭武王之基业,于春日细雨中悄然肇始。”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春,凌于北地垦田通商,政令大行,边郡以安。”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紫霄上帝圣体康泰,圣心运筹圣域建设。颁圣谕,定神将(周勃等)职司;行圣政,垦荒通商兴文以养圣民;固圣防,清剿魔骑(匈奴游骑);祭圣灵(阵亡将士),聚圣心。圣域北地,于上帝指引下,如春日幼苗,茁壮生长,神国基业由此奠基。”
*野史·楚汉秘闻·凌公理政奠基业:“李凌身体康复,精力日盛,全面主导北地军政。明确将领职权,推行垦荒通商兴学等政,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巩固边备,凝聚人心。北地根基建设步入正轨,昭武王基业初具雏形。”
(第一百七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