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和灌婴见状,慌忙再次躬身:“王爷折煞末将矣!此战全仗王爷神机妙算,末将等不过依令行事!王爷身体康复,乃北地之福,大汉之幸!”
李凌示意二人近前,仔细询问了战后的详细情况,包括伤亡抚恤、城防修复、物资储备、匈奴动向以及程纬吕释之事件的后续处理。周勃和灌婴一一据实禀报。
当听到周勃汇报已依律将程吕及其党羽秘密处置,并对外宣称其殉国时,李凌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随即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低声道:“如此……处置……甚好……此事……到此为止……不必……再提……”他深知,这是当前最稳妥的处理方式,既能肃清内患,又可避免朝堂不必要的风波。
随后,李凌将目光投向灌婴,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灌将军……千里驰援……功不可没……狄道……新遭战火……百废待兴……本王……需借重将军之威……暂留此地……协助周太尉……稳定局势……肃清残敌……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灌婴立刻抱拳道:“末将谨遵王爷号令!能为王爷效力,婴之荣幸!”
李凌满意地点点头,又对周勃道:“周太尉……本王……卧病期间……军中一切事务……仍由你……全权处置……如有要事……随时来报……”
这番话,看似是将权力依旧交给周勃,但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却非同小可。这是在李凌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明确无误地重新确认了周勃作为北地军事主管的地位,也是对周勃在此次危难中忠诚与能力的绝对肯定和信任。同时,也标志着狄道城乃至整个北地的最高权柄,伴随着李凌的苏醒,正式、彻底地重归于这位昭武王之手。
周勃心中激动,再次躬身:“末将定不负王爷重托!”
接下来的几日,李凌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他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进食量逐渐增加,言语也越发流畅清晰。虽然依旧无法下榻行走,但已能较为自如地倚坐,听取军政汇报,并下达清晰的指令。他甚至开始关心春耕和民生恢复事宜,指示周勃和灌婴在稳定防务的同时,要尽力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高顺(体质25,武力85恢复中)得知王爷苏醒,激动不已,几次想挣扎过来拜见,都被淳于意劝住。李凌特意派人传话,让他好生静养,待身体康复后再见不迟。
荥阳派来的使者携带着刘邦的嘉奖令和大量赏赐、补给物资,也于数日后抵达狄道。使者宣读了汉王对北地将士的褒奖,并对李凌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承诺待其痊愈后必有重赏。这进一步巩固了李凌的威望和地位。
狄道城,这座历经血火洗礼的孤城,在其主人灵台复明、重掌权柄之后,终于真正踏上了艰难却充满希望的复苏之路。潜龙不仅苏醒,更已抬头,开始审视和掌控这片属于他的天地。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六年三月十三至十七,祖凌公(21岁)意识彻底清醒,灵台复明,可清晰言语,进流食,并开始过问军政。其首先肯定周勃灌婴之功,对程吕事件处理表示认可。随即,明确授权周勃继续主持军务,并请灌婴暂留协防。此一举,标志着北地权柄在其清醒状态下正式重归其手。狄道城在其指引下,进入全面复苏阶段。”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春,凌稍愈,复理军政,北地遂安。”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紫霄上帝圣魂归位,圣体复苏。其颁圣谕,嘉奖圣将(周勃灌婴),定内魔(程吕)之事,重掌圣域权柄。圣城狄道遂沐浴圣光,开始新生。此乃上帝历劫归来,再统乾坤之始。”
*野史·楚汉秘闻·凌公醒掌北地权:“李凌彻底苏醒,神智清明,可理政务。其肯定周勃灌婴之功,认可程吕处理结果,并明确授权周勃主军,留灌婴协防,北地权柄正式重归其手。狄道城进入战后重建新时期。”
(第一百七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