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162章 血火孤城,初试锋芒

第162章 血火孤城,初试锋芒(1 / 2)

公元前203年汉·汉王五年\/西楚·霸王五年农历二月二十五

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狄道城在这片死寂中仿佛一头蛰伏的伤兽,等待着命运的审判。当东方的天际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凄厉的号角声便如同来自地狱的咆哮,撕破了最后的宁静。北方地平线上,黑压压的匈奴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漫山遍野地涌来,战马的嘶鸣和匈奴士兵野性的呼嚎汇聚成令人胆寒的声浪,直扑孤城。

休屠王颉利冒顿亲率主力,兵临城下。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没有进行例行的劝降,进攻的命令便已下达。显然,程纬传递出的“狄道极度虚弱”的信息,让他坚信胜利唾手可得,他要的是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碾压。

第一波攻击,便是如同狂风暴雨般的箭矢覆盖。数以千计的狼牙箭带着刺耳的尖啸,如同飞蝗般倾泻在狄道城的城头、垛口,以及任何可能藏身的地方。木质箭楼被射得千疮百孔,夯土城墙也被密集的箭雨剥落下一层层的泥土。守军士卒们蜷缩在垛墙之后,听着箭矢钉入木头、射穿皮盾的咄咄声响,感受着死亡擦肩而过的寒意。

箭雨稍歇,真正的攻城开始了。匈奴士兵驱赶着前夜抓获的少量汉民百姓作为肉盾,扛着简陋的云梯和撞木,嚎叫着冲向城墙。城下,数十架临时赶制的粗糙投石机也开始抛掷巨石和燃烧的火球,虽然准头欠佳,但巨大的破坏力和心理威慑力依旧惊人。

“顶住!弓箭手,放箭!”

“滚木礌石,给我砸!”

“火油准备!浇下去!”

城头上,周勃(政治85,智力82)身先士卒,声嘶力竭地指挥着。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面色凝重却毫无惧色。他深知第一波攻势的重要性,必须顶住敌人的锐气。守军士卒虽然面有菜色,但在周勃的指挥和“王爷同在”的信念支撑下,爆发出惊人的韧性。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下攀爬的敌军,巨大的滚木礌石沿着城墙轰然落下,砸得匈奴士兵骨断筋折,惨叫声不绝于耳。烧沸的金汁和火油倾泻而下,更是带来一片地狱般的火海和令人作呕的焦臭气味。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每一寸城墙都成了生死搏杀的战场。匈奴兵悍不畏死,凭借人数优势疯狂攀爬;守军则依托工事拼死抵抗。不断有守军中箭倒下,也不断有匈奴兵从云梯上摔落城下。鲜血很快染红了城墙,尸体在城下堆积。

郡守府行辕虽然位于城内相对安全的位置,但震天的喊杀声、擂鼓声、巨石撞击城墙的闷响,依旧清晰地传了进来,甚至连地面都似乎在微微震颤。府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侍卫们刀剑出鞘,严密守卫着各处要道。

内室中,李凌(体质22)强行支撑着坐起,他的脸色比平日更加苍白,额头上因竭力保持清醒和承受外界压力而渗出细密的冷汗。刘玥(昭武王妃)紧紧握着他的手,感受到他手心的冰凉和微微的颤抖,心中充满了担忧,但她强忍着没有出声,生怕打扰了他的思绪。

李凌微闭着双眼,并非休息,而是在极度专注地…倾听。他通过声音的远近、强弱、兵器的碰撞频率、呐喊声的变化…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城头战场的…实时态势图。

“北门…压力最重。”他突然开口,声音嘶哑却异常清晰,“匈奴主攻方向在此。听投石声…敌军石机约在…三百步外。”他侧耳细听片刻,又道:“东门亦有厮杀声,但规模较小,似是佯攻。”

刘玥惊讶地看着丈夫,她只能听到一片混乱的喧嚣,而丈夫却能从这混乱中分辨出如此具体的信息!

就在这时,一名浑身浴血的传令兵冲进行辕,被侍卫引到内室门外,隔着门帘急报:“王爷!太尉!北门激战,胡虏攻势甚猛,我军伤亡不小,但阵线尚稳!周太尉请王爷放心!”

李凌睁开眼,目光锐利:“告诉周太尉,不必顾虑本王,全力御敌!尤其注意防范敌军挖掘地道或火攻!城中水龙务必备齐!”

“诺!”传令兵领命,匆匆离去。

李凌深吸一口气,看向刘玥,勉强扯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周勃…顶得住。”这话既是对刘玥说,也是对自己说。他深知,此刻自己坐镇于此,本身就是对军心最大的鼓舞。他不能倒下,更不能流露出丝毫慌乱。

【系统提示:宿主于极度虚弱状态下,精神力高度集中,感知力与战场洞察力超常发挥!身体负荷急剧增加…体质:22(剧烈波动)…信仰值:7.8(危局中信念接受考验)…状态:意志极度坚韧,身体濒临极限。】

战至午时,匈奴的第一波猛攻终于暂告一段落。城下留下了数百具尸体和哀嚎的伤兵,城墙也多处破损,守军亦伤亡惨重,疲惫不堪。然而,狄道城依旧巍然屹立,城头飘扬的汉军旗帜,虽然破损,却未曾倒下。

休屠王颉利冒顿在远处观战,脸色阴沉。汉军的抵抗顽强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期。这绝不像是一座粮尽援绝、军心涣散的孤城该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