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狄道城内暗流涌动之际,那道经过篡改的讯息,几经辗转,终于穿越了茫茫雪原,抵达了休屠王所在的王庭。
休屠王颉利冒顿(虚构名,武力88,智力70),正值壮年,野心勃勃。他早就对富饶的陇西之地垂涎三尺,去年冬季的围攻虽未竟全功,却也重创了汉军,让他看到了南下的希望。此刻,他手持那枚刻着暗语的骨片,听着心腹千骑长(正是与老胡有旧的那位)的禀报,粗犷的脸上露出了兴奋而又谨慎的神色。
“消息可靠吗?”颉利冒顿沉声问道,声音如同草原上的闷雷。
“大汗,消息来自狄道城内一个可靠的‘朋友’,他收了重金,所言应当不虚。”千骑长躬身道,“据称,汉人的昭武王李凌虽然苏醒了,但身体极度虚弱,连站立都困难,根本无法理事。狄道城内粮草已尽,军心涣散,百姓易子而食,守将周勃焦头烂额。而且……汉人朝廷似乎也无力支援。”
颉利冒顿眼中精光闪烁,站起身,走到悬挂的羊皮地图前,目光死死盯住了狄道城的位置。他麾下的其他将领也纷纷议论起来,大多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主张立刻发兵,一举拿下狄道。
然而,一位年长的、脸上带着刀疤的万骑长却提出了异议:“大汗,汉人狡诈,尤其是那周勃,用兵谨慎。这消息来得太过容易,会不会是诱敌之计?李凌重伤昏迷数月,突然苏醒本就蹊跷,万一他恢复得比我们想象的要快……”
颉利冒顿摆了摆手,打断了老将的话:“你的顾虑,本汗明白。但机会稍纵即逝!李凌即便苏醒,也是废人一个!狄道缺粮是实情,否则去年冬天他们就撑不住了!至于周勃……”他冷哼一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草,没有主帅,他再能打,又能如何?”
他环视帐中众将,猛地抽出腰间的弯刀,狠狠劈在案几上,发出“铛”的一声巨响:“长生天将汉人的门户送到了我们面前!儿郎们,擦亮你们的刀剑,喂饱你们的战马!三日后,集结各部勇士,随本汗南下!这一次,定要踏平狄道,让汉人的皇帝知道,这陇西之地,是谁的牧场!”
“踏平狄道!踏平狄道!”帐中顿时响起一片狂热的呼喊声,嗜血的欲望在每一个匈奴将领眼中燃烧。
漠北的风,开始带着血腥味,向着南方那座岌岌可危的孤城,呼啸而去。一场决定北地命运的大战,已然拉开了序幕。而狄道城内,那位刚刚苏醒的王者,正以其超凡的毅力和智慧,默默地编织着一张迎战强敌的大网。风暴,即将来临。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六年二月十七至二十,祖凌公(21岁)康复日进,已能短暂站立,精神健旺,理政愈勤。其洞悉程吕伪安,密令周勃暗中调兵备战。与此同时,程纬所传假讯已至匈奴休屠王庭。休屠王颉利冒顿虽有疑,然利令智昏,决意趁虚南侵,下令三日后集结大军,兵锋直指狄道。漠北风起,大战序幕拉开。狄道孤城,即将迎来生死考验。”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春,匈奴寇狄道,勃御之。”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是时,外魔(匈奴)得伪讯,魔酋(休屠王)贪念大炽,聚兵欲犯圣城。然紫霄上帝早有所料,圣心如镜,已暗布天罗地网,静待魔军入彀。”
*野史·楚汉秘闻·休屠中计兵发狄道:“程纬通胡消息至匈奴,休屠王得报狄道空虚,李凌病重,虽略有疑,然贪功心切,决意发兵。漠北铁骑将动,狄道危在旦夕。然李凌已密令周勃备战,静候强敌。”
(第一百五十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