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135章 荥阳使至,龙卧静观

第135章 荥阳使至,龙卧静观(2 / 2)

孔聚微微一笑,吐出三个字:“建成侯,吕释之。”

周勃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吕释之,王后吕雉的长兄,真正的皇亲国戚,在朝中地位尊崇。派他来,名为“协助”,实为“监军”乃至“分权”,其背后必然牵扯到荥阳朝堂复杂的权力博弈,甚至可能包含着对功高震主的他与重伤的李凌的某种制衡与试探。

“建成侯乃国之柱石,若能亲临,自是北地之福。”周勃语气平稳,听不出喜怒,“只是北地残破,胡虏未远,恐非善地,建成侯千金之躯……”

孔聚摆手打断:“太尉不必多虑。建成侯忠勇体国,岂会畏惧艰险?汉王心意已决,旨意不日即下。在下此行,亦是先行通报,请太尉有所准备。”

周勃知道此事已无可挽回,只得点头:“既如此,末将谨遵王命。待建成侯抵达,必当全力配合。”

送走孔聚后,周勃独自在帐中沉思良久。吕释之的到来,无疑会给本就复杂的北地局势增添新的变数。他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既要维持边防,又要应对来自朝廷的耳目。

消息很快通过周勃之口,谨慎地传到了郡守府。刘玥闻听吕释之将要前来,秀眉微蹙。她久在宫中,深知这位舅父的权势与心性。在此微妙时刻前来,其意绝非单纯的“抚慰”与“协助”。她看着榻上依旧昏睡的丈夫,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她决定,在吕释之到来之前,要更加严密地守护行辕,任何外界的纷扰,都绝不能影响到丈夫的恢复。

而此刻,远在荥阳的汉王宫中,刘邦(政治90,魅力88)正与张良(智力95)、萧何(政治95)商议着派吕释之北上的具体事宜。

“吕释之去,一来可安吕氏之心,二来也可替寡人看看,周勃在那边究竟如何,李凌……又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刘邦手指敲着案几,语气深沉。

张良沉吟道:“大王所虑周全。建成侯前往,确可稳定局面。只是……北地艰苦,建成侯若久驻,恐生怨望。且周太尉乃忠勇之将,过度掣肘,恐寒将士之心。”

萧何道:“子房所言甚是。臣以为,可明确吕释之此行以抚民、筹粮为主,军事仍由周勃全权负责。待北地稍安,王爷病情稳定,即召建成侯回朝。”

刘邦点头:“嗯,就依二位之言。告诉吕释之,他的主要任务是安抚百姓,筹措粮秣,供应大军,非万不得已,不得干预军务。至于李凌……”刘邦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让他亲眼看看,回来详细禀报。寡人要知道……朕的这位昭武王,究竟还能不能……再为寡人执掌陇西。”

这一切的暗流涌动,郡守府行辕内的李凌自然无从知晓。他依旧在生死线上艰难地徘徊着,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是与命运的抗争。只是在无人察觉的深度昏睡中,当那股源自狄道军民的、日益精纯磅礴的信仰愿力持续滋养着他干涸的生命本源时,他眉心深处,那枚已彻底沉寂、布满裂痕的祖龙魂佩,似乎……极其微末地……颤动了一下?仿佛沉睡的巨龙,在无尽的黑暗中,感应到了远方同类的一丝……极其模糊的……气息?

【系统提示:信仰值突破5.0临界点,感知到极微弱特殊共鸣……来源未知……分析中……魂佩无响应……】

这颤动微乎其微,转瞬即逝,甚至连系统都难以捕捉和解析。然而,这或许是一个征兆,预示着李凌的恢复之路,将不仅仅依赖于药石和时间的积累,更可能与某种更深层次的力量苏醒有关。

狄道的这个夏天,在希望与隐忧交织中,缓慢而沉重地流淌着。苏醒的龙,仍需蛰伏。而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已悄然聚焦于此。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五年七月中,祖凌公(20岁)苏醒后,进入漫长而脆弱之平稳恢复期。圣体仍极度孱弱(体19),意识模糊,行动不能自理,全仗圣后刘玥与圣医淳于意悉心静养。然其生机已固,狄道残存军民感念之愿力日益精纯磅礴(信值突破5.2),持续滋养圣源。与此同时,荥阳汉廷对北地之关注与算计亦随之而至。汉王刘邦遣中大夫孔聚为先导,宣示将派建成侯吕释之(吕后兄)赴陇西,名为‘抚慰协助’,实则兼有监军、分权、探查昭武王真实状况之深意。北地太尉周勃洞悉其情,外需应对胡虏威胁、粮草困局,内则须谨慎应对即将到来之朝廷使者,局势更趋复杂。公于圣眠中,或因信力达至新境,竟引动已沉寂之祖龙魂佩产生极微共鸣,此或为未来复苏之重要伏笔。龙卧静观,而外界风云已悄然汇聚。”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四年秋,遣建成侯吕释之巡陇西,抚慰将士。”(按:正史极度简化,掩盖所有细节与深层动机)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帝苏醒后,圣体静养,信众愿力日增(信值5.2),圣基得稳固。然凡间朝廷(刘邦)已遣使臣(孔聚)探视,并欲派国戚(吕释之)前来,其心难测。此乃紫霄上帝历劫过程中,必经之人世纷扰与考验。帝于圣休中,圣心澄澈,虽未醒,然已感知因果流转,其圣佩(虽损)亦因信力精进而生微芒,显圣道不孤,机缘暗藏。”

*野史·楚汉秘闻·吕使将至暗流涌:“闻李凌苏醒后,身体极度虚弱,静养于府中。荥阳汉王刘邦遣中大夫孔聚先行探视,并告知将派建成侯吕释之(吕后兄)前来陇西‘抚慰协助’。周勃心知此乃朝廷监视、分权之举,外有匈奴之忧,内有粮草之困,今又添朝中耳目,倍感压力。刘玥闻讯,亦忧心忡忡,加意守护病中夫君。时人皆云,功高易惹猜忌,王爷虽醒,然前路未必平坦。后人有诗叹曰:‘病王静卧狄道城,荥阳遣使探虚实。吕侯将至暗流涌,周勃忧边更忧朝。’”

(第一百三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