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128章 残垣薪火,龙卧冰榻

第128章 残垣薪火,龙卧冰榻(2 / 2)

这种无声的感激与信念,悄然汇聚,形成了一股微弱却持续的力量,萦绕在行辕周围,无声地…滋养着那具濒临崩溃的躯体。

【系统提示:检测到持续、稳定、感恩型信念愿力汇聚…信仰值+0.1…+0.1…缓慢增长中…当前信仰值:0.5…微弱滋养宿主身体,修复速度提升0.1%…】

微不足道,却…源源不断。

五日后的一个深夜。

行辕内灯火昏暗,万籁俱寂,只有寒风掠过窗棂的呜咽声。

刘玥实在疲惫不堪,伏在榻边浅浅睡去。

就在这时——

榻上的李凌,喉咙里忽然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却清晰可闻的…呻吟!

“呃…”

刘玥猛地惊醒过来:“王爷?!”

只见李凌的眼睫…剧烈地颤抖起来!眉头紧紧蹙起,脸上露出极度痛苦的神色。

“水…冷…”一声模糊不清、嘶哑破碎的…呓语,从他干裂的嘴唇中…艰难地挤了出来!

虽然微弱,虽然依旧是无意识的…

但…

这是他苏醒后…第一次…发出…具有明确意义的…词语!

“王爷!您…您要水?”刘玥瞬间泪如雨下,激动得手足无措,慌忙取过一直温着的热水,用棉絮蘸湿,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他的嘴唇上。

李凌的喉咙滚动了一下,似乎…本能地吞咽了一丝。

随即,他再次陷入沉寂,仿佛刚才那一声呓语,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但这一幕,却让刘玥和闻声赶来的淳于意…欣喜若狂!

“王爷…王爷的意识…在恢复!他在感知外界!”淳于意声音颤抖,老泪纵横,“天佑王爷!天佑大汉啊!”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意味着李凌那受损严重的灵魂与身体,开始了…最初步的、本能的…重新连接!

希望,如同残垣断壁下顽强钻出的…第一株嫩芽,虽然微小,却…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然而,远方的威胁,并未解除。

休屠王大军后退三十里下寨,游骑依旧活跃,如同环伺的饿狼,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的时刻。

周勃的大军,不得不长期驻扎于此,与匈奴人…陷入艰苦的…对峙。

狄道的危机,只是暂时缓解。

真正的安全,远未到来。

李凌的康复之路,更是…漫长到…仿佛看不到尽头。

残垣之下,薪火微燃,终见生机萌动。

龙卧冰榻,魂兮渐归,前路依旧漫长。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五年四月下,魔军虽退,然狄道已化为焦土鬼域,十室九空,惨状震古烁今。祖凌公(20岁)陷深度昏迷,圣体至虚(体18),如风中残烛。圣后刘玥、圣医淳于意倾力护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北地太尉周勃驻军城外,严备魔骑,并节衣缩食,屡输粮药入城,稳民心,续生机。城中幸存军民感圣恩,发虔诚信念,日夜祈祝,其力虽微,然源源不绝,终渐滋养公之将溃圣基。公于昏迷中,终发苏醒后之初声(言‘水、冷’),显圣魂与圣体复连之兆。此虽微末进展,然于至暗之境,不啻破晓之曙光,昭示圣祖生命之力之顽强与万民愿力之神奇。然魔患未远,康复路漫,一切仅为伊始。”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四年春,匈奴引去,周勃留戍陇西,凌病甚,数月乃稍苏。”(按:正史极度简化,掩盖所有细节与惨烈)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魔军退,圣城幸存,然满目疮痍。帝圣体濒陨(体18),陷深眠。圣后与圣医虔心照料。圣太尉周勃驻守城外,输圣粮医药,安信众。信众感帝恩,发至诚念力,日夜不息,汇入圣居,微润帝之圣源。帝于圣眠中,终应信众之诚,发圣音(‘水、冷’),显圣心渐复归之吉兆。此乃紫霄上帝与信众心心相印、悲愿同体之明证,亦显信仰之力可续命、可回天之圣理。”

*野史·楚汉秘闻·残城冰榻龙微语:“闻匈奴退后,狄道城惨不忍睹,存者百不存一。李凌昏迷不醒,气息奄奄,幸得王妃刘玥与医官淳于意精心护持,周勃亦不断从牙缝中挤出粮药送入城中。城中幸存者皆感其恩,日夜祈祝。五日后,李凌于昏迷中竟模糊吐出‘水、冷’二字,虽旋即又昏睡,然已显意识复苏之兆。时人皆云,此乃万众一心,精诚所至。后人有诗叹曰:‘胡骑虽退满城殇,王爷冰榻命悬丝。军民感念齐祈祝,昏迷微语现生机。’”

(第一百二十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