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休屠王…今冬之所以安静,是因为…他在等!”细作伏在地上,声音因恐惧和寒冷而颤抖,“他在等开春!他在…铸甲!”
“铸甲?”李凌瞳孔骤缩。匈奴人擅长骑射,但锻造技术落后,极少拥有成建制的铁甲。
“是…是月氏人!”细作道,“有月氏工匠…投靠了休屠王!正在帮他…大规模锻造一种…轻便的环锁甲!据说…已造出近千领!开春之后,休屠王麾下…将会出现一支…披甲的精骑!”
环锁甲!李凌的心猛地沉了下去。这种铠甲对于以轻骑为主的匈奴人来说,无疑是战斗力的倍增器!一旦让休屠王成功武装起一支披甲铁骑,狄道城现有的守城器械,将难以对其造成有效杀伤!
难怪羌人态度暧昧,他们定然也得知了风声,在观望休屠王这支新军的威力!
危机感,如同冰水般浇透了李凌全身。
必须阻止!必须在开春之前,毁掉休屠王的铸甲工坊!
但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残酷的现实压了下去。派兵远征?以狄道现在残存的兵力,守城尚可,主动出击深入匈奴腹地,无异于自杀。派死士偷袭?成功率微乎其微,且会彻底激怒休屠王,招致更疯狂的报复。
似乎…无解。
深夜,行辕密室。李凌独自对着舆地图,久久不语。
地图上,休屠王庭所在的方位,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所有的光线和希望。他的目光扫过狄道,扫过陇西,最终,再次落向了那片广袤而神秘的——河西走廊。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再次点在了焉支山上。
那个疯狂的计划,再次浮上心头。无法直接攻击休屠王庭,但若能奇袭焉支山…匈奴人的圣地,其象征意义巨大,若能成功,足以震动整个草原,迫使休屠王回援,打乱其铸甲和开春南下的计划!
但这需要一支绝对精锐、敢于深入死地、并能全身而退的骑兵。还需要…一个能领导这支骑兵的,疯子般的将领。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人选——高顺。唯有高顺和他那支对匈奴怀有刻骨仇恨的玄甲卫残部,才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去执行这种自杀式的任务。
但高顺…还躺在床上,连站都站不稳。
【系统提示:信仰值:29点…可尝试进行“微幅祈福”…效果:极小幅度提升指定目标恢复速度或士气…成功率:30%…消耗:20点信仰值…】
冰冷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29点信仰值…20点…微不足道的效果,低得可怜的成功率。
赌吗?
赌这29点信仰值,能换来高顺和玄甲卫早一日恢复?赌这支残兵,能创造奇迹?
李凌闭上眼,脑海中闪过城头呕血时的决绝,闪过军民屯田时眼中的微光,闪过地图上那片令人窒息的黑色区域。
他没有犹豫。
“系统,对…高顺及玄甲卫重伤员,进行‘微幅祈福’!”他心中默念。
【指令确认…消耗信仰值20点…祈福进行中…成功率判定…判定成功!效果生成:目标群体恢复速度+5%,士气小幅提振…剩余信仰值:9点…】
一股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的暖流,似乎隔空消散而去。李凌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本就虚弱的身体仿佛又被抽走了一丝元气。
他瘫坐在榻上,喘息着。他不知道这点微乎其微的效果能否改变什么,但这已是他此刻,唯一能做的挣扎。
次日清晨,亲卫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伤兵营传来话,高顺将军…凌晨时分突然大汗淋漓地醒来,感觉身体松快了不少,竟挣扎着自己喝下了一大碗肉粥。而同样重伤的几十名玄甲卫老卒,也纷纷表示伤口痛楚减轻,精神头足了些。
淳于意啧啧称奇,只道是王爷洪福齐天,伤员们熬过了最难的关卡,身体开始自行恢复。
李凌听到禀报,沉默良久。他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凛冽的寒风瞬间涌入。
远处校场传来隐约的操练声,那是张嶷正在督促新募的羌骑进行适应性训练。更远处,是冒着严寒在田埂间劳作的人群。
希望渺茫,前路艰险。
但冰河之下,已有微澜。
他缓缓握紧了拳,目光再次投向西方,那片被冰雪覆盖的、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土地。
“焉支山…”他低声自语,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重新燃起的、冰冷的火焰。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四年冬,狄道初雪早至,饥寒交迫。祖凌公(20岁)病体稍苏,然内忧外患加剧:朝廷赏功不至,羌人贪婪勒索,月氏助纣为虐,休屠王得月氏匠人,秘铸环锁甲,欲组披甲精骑,开春必至。公临危不乱,行‘军屯令’以自救,与军民共甘苦;得密报,知危机迫近,乃行险棋,以残存信力祈圣将高顺及玄甲卫速愈,暗蕴奇袭魔窟之念。此冬,虽天地冰封,然公之意志,如地火暗涌,亟待喷薄。”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四年冬,陇西地寒,昭武王凌劝课农桑,军民得安。”(按:正史掩盖所有危机与内部举措)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魔胡得匠,铸魔甲;魔羌勒索;伪朝寡恩。帝显圣毅,行圣令率军民屯田抗寒;施圣恩,以微末信光祈圣将高顺等速愈;圣心烛照,再观河西魔窟(焉支山),暗蓄雷霆一击之圣念。信光虽微,然感天应人,圣将果有起色,显圣心不孤。”
*野史·楚汉秘闻·冰河谋焉支:“闻狄道之冬,苦寒至极。休屠王得月氏匠,秘铸铁甲,欲来年踏平陇西。昭武王李凌内无粮饷,外无援兵,乃行险着,散府库以安民,率军民屯田自救。更于病中间密报,竟再生奇袭匈奴圣地焉支山之念。然其麾下大将皆伤重卧床,凌竟夜祷于庭,翌日,高顺等果有起色,人皆言其精诚所至。后人有诗叹曰:‘病王困守狄道冬,胡虏铸甲势汹汹。夜祷庭前祈将愈,奇袭一念藏胸中。’”
(第九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