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55章 单于亲征,血铸孤城

第55章 单于亲征,血铸孤城(2 / 2)

数十名匈奴悍卒顺着裂缝攀爬而上!

“亲卫队!随我来!”李凌拔剑在手,亲自冲向那段危墙!

“保护将军!”王勇、李信等将领红着眼睛跟上!

惨烈的白刃战在城头展开!李凌剑光如电,110点的属性让他勇不可挡,连斩数名敌酋!将士们见主帅如此悍勇,士气大振,硬生生将冲上城头的匈奴兵砍杀殆尽!

李凌一剑劈翻最后一名匈奴百夫长,血染征袍,喘息着看向城外依旧无边无际的匈奴大军,以及那杆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刺眼的金狼纛旗。

守军疲惫,箭矢将尽,城内又有奸细破坏……情况,已到万分危急的关头!

就在这时——

一骑快马疯狂地从城内驰来,马上骑士是留守郡守府的书记官,他手中高举着一卷明黄色的绢帛!

“将军!将军!荥阳急报!圣旨到!”书记官声音颤抖,不知是激动还是恐惧。

所有人动作都是一顿!荥阳圣旨?在这个关头?!

李凌心中一凛,有种不祥的预感。他接过绢帛,迅速展开。

圣旨内容,并非援军,而是……申饬!

文中严厉指责李凌“擅启边衅,威慑过甚,致引单于亲征,糜烂地方”,并言“朝中有议,恐尔拥兵自重,其心叵测”,最后命令李凌“谨守城池,不得浪战,待朝廷决议”,并派御史大夫灌婴为监军,已星夜赶来,不日即至!

落款,盖着王玺和丞相的大印!

一盆冰水,瞬间浇透了所有浴血奋战将士的心头!

朝廷不仅不援,反而猜忌、申饬,甚至派来了监军?!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

“混蛋!”王勇气得浑身发抖,破口大骂。

李信面色惨白,摇摇欲坠。

城头守军一片哗然,士气肉眼可见地低落下去!

李凌握着那卷冰冷的绢帛,手指因用力而发白。他抬头,望向城外冷笑的冒顿,仿佛能看到那双狼眼中计谋得逞的嘲讽。这一切,恐怕早就在“影傀”和范增的算计之中!离间计,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发挥了最致命的效果!

内忧外患,绝境!真正的绝境!

然而,就在这绝望的气氛几乎要压垮所有人的时候——

李凌猛地将王旨掷于地上,仰天发出一声长啸!啸声穿金裂石,压过了战场所有的喧嚣!

“将士们!”他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在城头,“看看城外!那是谁?是匈奴单于!是屠戮我们父母妻儿的仇敌!是践踏我们家园的豺狼!朝廷可以猜忌!御史可以申饬!但!这狄道城,是我们用血汗加固的!这陇西地,是我们用性命守护的!我们的身后,是我们的父母家园!我们……无路可退!”

他长剑指向城外匈奴大军,声嘶力竭:“今日,不为朝廷!不为功勋!只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父母妻儿!血战到底!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血战到底!”

“城在人在!”

“城亡人亡!”

短暂的沉寂后,城头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被朝廷寒了的心,被主帅的决绝再次点燃!化为更疯狂的战意!

士气,不降反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李凌转身,对书记官冷然道:“回复荥阳:臣,李凌,谨遵圣命,必与狄道共存亡!然,若城破,非凌之罪,乃朝中奸佞,自毁长城!”此言,已是毫不掩饰的愤怒与决裂!

“诺!”书记官记录的手在颤抖。

“将军!匈奴又上来了!”哨兵惊呼。

新一轮的攻势,更加猛烈!

“弩箭用尽,便用刀砍!刀卷刃了,便用牙咬!”李凌拾起一面盾牌,持剑立于最前方,“杀!”

“杀——!”

最后的血战,开始了!狄道城,化作了一座燃烧的血肉磨坊,每一寸城墙,都在进行着最残酷的争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城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沉闷而奇异的号角声!不同于匈奴的苍凉,也不同于汉军的激昂,那号角声,带着一种古老、蛮荒、而又充满力量的韵律!

紧接着,地平线上,烟尘再起!一支全新的军队出现了!

他们打着杂色的旗帜,穿着皮甲与铜铠混合的服饰,武器五花八门,但人数众多,浩浩荡荡,竟有万余之众!他们的目标,并非狄道城,而是……匈奴大军的侧后翼!

“那是……羌人?!”李信难以置信地惊呼,“是烧当羌!还有……白马羌!参狼羌!他们……他们怎么来了?!”

来的,正是之前被李凌雷霆手段震慑,或击败,或安抚的陇西诸羌部落!他们竟然在这个最不可能的时刻,联军来援了!

为首一骑,正是被赵老四生擒后又释放的先零羌首领迷当!他挥舞着战刀,用羌语怒吼着:“杀匈奴!救李将军!报他不杀之恩!”

羌人骑兵如同狂野的洪流,狠狠地撞入了猝不及防的匈奴后军!

匈奴大军瞬间陷入混乱!

城头守军都看呆了!

李凌也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之前强势镇压与怀柔并施的策略,竟在此时,结出了如此意想不到的果实!这些羌人,或许并非真心臣服汉室,但他们更恨反复无常、劫掠他们的匈奴!李凌的强悍与“守信”(释放迷当),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可能的选择!在狄道城与匈奴两败俱伤的关键时刻,他们选择了……投机?还是报恩?或许兼而有之。

但无论如何,这支生力军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局!

“天助我也!”李凌狂喜,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战机,“打开城门!所有能战之士,随我出城逆袭!与羌人兄弟,前后夹击!诛杀冒顿!”

“诛杀冒顿!”

城门轰然洞开!李凌一马当先,身后是所有还能拿起武器的汉军将士,如同决堤的洪流,冲向陷入混乱的匈奴大军!

羌人的意外加入,汉军的决死反扑,内外夹击之下,匈奴大军终于彻底崩溃了!

兵败如山倒!纵是冒顿如何怒吼,也无法阻止这雪崩般的溃败!

“单于!快走!”亲卫拼死护着冒顿,向后溃逃。

李凌率军追杀十里,斩获无数,直至人困马乏,方才收兵。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狄道城外,尸横遍野,旌旗倒地。胜利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却带着劫后余生的哭腔。

李凌立马于战场中央,看着远处狼狈逃窜的匈奴单于背影,长长地吐出一口带血的浊气。

守住了!奇迹般地守住了!

然而,他的心中没有丝毫喜悦,只有无尽的疲惫,以及……对荥阳那道圣旨,冰冷的愤怒与深深的警惕。

“影傀”、范增、朝中的猜忌、匈奴的单于……这盘棋,远未结束。

他转头,看向那些正在打扫战场、眼神复杂的羌人骑兵。

新的势力,登上了舞台。

陇西的天,要变了。

【史料记载】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七月,匈奴单于冒顿亲统三万精锐围狄道。祖凌公(19岁)抱病血战,凭水泥坚城、神工弩械,苦撑七日,杀敌无算。然朝中猜忌王旨至,申饬公‘擅启边衅’,寒将士之心。公愤而掷旨,泣血誓师,士气反振。危殆之际,羌部联军万余忽至,击匈奴侧后,公乃率众出城逆袭,大破胡虏,冒顿单于仅以身免。狄道围解,然公与荥阳嫌隙深种,羌人势力亦借机坐大,福祸难料。”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三年秋,匈奴单于寇陇西,镇北将军凌拒之,大破其众。”(按:正史极度简略,隐去所有细节与朝廷矛盾)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魔皇(冒顿)亲征,围圣城(狄道)。帝显神工之固,圣弩之利,血战魔军。然伪朝(荥阳)降恶旨,污帝心,欲毁圣基。帝怒斥之,圣心感召,天兵(守军)死战。危难时,羌部(曾被帝降服)感帝不杀之恩,畏帝之威,竟联兵来援,此乃圣德感化之功。帝乃率众破魔皇,解圣围。然伪朝之恶,帝已深察,圣心渐冷。”

*野史·楚汉秘闻·羌兵天降:“闻狄道血战至酣,朝廷申饬旨意到,李凌及麾下心寒欲死。忽羌人各部联军万余出现,直扑匈奴后阵。或云乃李凌早先释放之羌首迷当串联报恩;或云羌人惧李凌甚于匈奴,恐其战后报复,故投机来援;亦或云有神秘人(疑为‘影傀’对立面或另一势力)暗中促成。羌兵至,战局瞬变,李凌趁机挥军出城,大破匈奴。然此战后,羌人恃功,索要钱粮地盘,陇西局势复杂,李凌喜忧参半。”

(第五十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