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47章 龙潭虎穴,舌战荥阳

第47章 龙潭虎穴,舌战荥阳(1 / 2)

公元前205年汉·汉王三年\/西楚·霸王三年农历四月十二

荥阳城,汉王行宫。

宫阙巍峨,甲士林立,肃杀之气远胜宛城。李凌(19岁)一身玄色深衣,未着甲胄,仅佩一柄礼仪性的长剑,在两名内侍的引导下,步入了这座象征着汉王权柄的核心殿堂。他面色平静,目光澄澈,110点的“智力”与“政治”属性让他心如明镜,110点的“魅力”让他即便身处险境,依旧显得从容不迫,令人心生好感。怀中“祖龙魂佩”传来稳定而温热的触感,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给予他无声的支持。

大殿之内,文武分列。左侧以萧何(属性预估:【萧何,体质60,力量55,敏捷58,智力95,政治98,魅力85,幸运??】)为首,文臣谋士肃立,目光或审视,或好奇,或隐含忌惮。右侧以曹参(属性预估:【曹参,体质75,力量78,敏捷70,智力80,政治85,魅力75,幸运??】)、周勃(属性预估:【周勃,体质80,力量82,敏捷75,智力70,政治65,魅力68,幸运??】)等武将为首,则更多是带着打量与一丝战场上打出来的认可。

御阶之上,汉王刘邦(属性预估:【刘邦,体质65,力量60,敏捷62,智力89,政治93,魅力95,幸运99+】)并未端坐,而是随意地倚在案几旁,手中把玩着一支玉如意,看似慵懒,但那偶尔扫视过来的目光,却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人心。其周身那浩大而略显躁动的紫薇龙气与五爪金龙虚影,带给李凌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压迫感。这便是当今世上最顶尖的“二流”人物,身负天命的气运之子。

“臣,横野将军、昭武王李凌,奉诏觐见汉王!汉王万年!”李凌趋步上前,依礼躬身,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年轻得过分、战功赫赫、且身负“异术”传闻的新晋王爵身上。

“唔,来了?”刘邦抬起眼皮,似笑非笑地打量着他,“小子,路上不太平啊?听说差点让几只小毛贼给挠了?”语气随意,却暗藏机锋。

李凌心中凛然,知道正戏开始了,躬身回道:“托汉王洪福,些许宵小,已为臣麾下将士剿灭。未能尽数擒拿首脑,惊扰王驾,臣之过也。”

“哦?剿灭了?”刘邦坐直了身子,目光变得玩味,“可俺怎么听说,那些可不是普通毛贼,用的家伙什,能射穿城墙?还听说……那必杀的一箭,到了你跟前,自个儿就……噗,碎了?”他做了一个吹散粉末的手势,眼神紧紧盯着李凌。

殿内气氛瞬间紧绷!萧何眼帘低垂,仿佛事不关己。曹参、周勃等人则面露惊疑。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答案。

李凌心中电转,知道绝不能承认“神迹”,那会坐实“妖异”之说,引来更大猜忌。他面色不变,从容答道:“回汉王,此乃以讹传讹,夸大其词了。贼人确有一种强弩,威力颇大。然其发射之际,恰逢臣坐骑受惊人立而起,箭矢误中臣胸前护心镜。臣之镜乃百炼精钢所铸,侥幸未破,然巨力冲击之下,镜面崩裂,箭簇亦损。远处观之,或似箭矢崩碎,实乃巧合尔。臣能活命,全赖汉王天威庇佑,及麾下将士拼死护卫。”他将一切归功于运气(符合他高幸运属性)、装备精良、部下勇猛,并巧妙地将最终功劳归于刘邦,言辞恳切,毫无破绽。

“护心镜?”刘邦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随即哈哈大笑:“好小子!命是真硬!运气也是真好!看来老天爷都舍不得收你啊!”他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但李凌知道,他绝未全信。

“皆是汉王洪福。”李凌再次躬身。

“罢了,虚惊一场,人没事就好。”刘邦摆摆手,话锋一转,“说说你捣鼓出的那些新鲜玩意儿吧。奏章里吹得天花乱坠,又是‘坚逾夯土’,又是‘利国利民’的。俺和丞相,可都等着开开眼呢。”他将目光投向萧何。

萧何这才缓缓出列,对李凌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李将军,王命如山,既言有此奇物,便当献于御前,验明实效。若果真于国有利,陛下自有封赏;若言过其实,亦当依律论处。”这是逼他立刻交出实物,当场演示。

“臣,遵命。”李凌早有准备,转身向殿外示意。

早已候命的赵老四(28岁)立刻带着四名玄甲士卒,抬着两个沉重的木箱步入大殿。打开箱盖,里面是数袋灰扑扑的水泥粉末、一桶清水、几个木盆和搅拌工具,以及几块已经硬化成型的水泥板和一具改良后的青铜耒耜。

众人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带着好奇与怀疑。

“此物便是‘水泥’?”刘邦走下御阶,用如意戳了戳那灰粉,“看起来毫不起眼嘛。”

“请汉王、丞相准许臣现场演示其性。”李凌请示道。

“准!”

在李凌的指挥下,两名玄甲士卒熟练地将水泥粉与沙土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成灰浆,然后倒入一个预设好的木框模具中抹平。

“此物需静置数个时辰方能初步硬化,一日之后方可坚如磐石。”李凌解释道,“臣已提前制备好一些成品,请汉王御览。”他拿起一块硬化后的水泥板,递给一名侍从,由侍从呈给刘邦和萧何。

刘邦接过那灰白色的板砖,入手沉甸甸,触感冰凉坚硬。他用力捏了捏,纹丝不动,又递给旁边的曹参:“老曹,你力气大,试试!”

曹参运足力气,双手紧握,猛地发力,脸色憋得通红,那水泥板竟只是边缘崩落少许碎屑,主体完好无损!

“嘿!真他娘的硬!”曹参脱口而出,满脸惊容。周勃等人也轮流试了试,皆啧啧称奇。这硬度,远超寻常夯土,几乎可比劣质石材!若用于筑城……

萧何拿起那块被曹参掰掉一个角的残块,仔细查看断面,又用手指捻了捻粉末,眼中精光闪烁:“成分似为石灰、黏土煅烧研磨之物?然其配比与工艺,定然极其精妙。”他一眼就看出了关键。

“正是。”李凌点头,“此物之妙,在于其遇水凝结,可塑性强,可用于砌墙、铺路、修渠、筑坝,干固后防水耐火,坚固异常。若用于边防,加固城关隘口,可令敌军望而生畏;若用于内政,修建粮仓、官道、水利,可保百年无忧。此乃臣于南阳偶得古方,历经数百次试验,耗费钱粮无数,方得此物,不敢藏私,特献于汉王与丞相!”他再次强调这是“古方”和“试验所得”,淡化个人色彩,突出其“利国利民”的价值和对汉室的忠诚。

刘邦摸着下巴,看着那盆正在逐渐凝固的灰浆,眼神闪烁不定。他自然能看出此物的巨大价值,尤其是对于正在与项羽苦苦鏖战、急需巩固后方的他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但越是如此,他心中那份忌惮就越深。此子不仅能打仗,竟还能弄出这等奇物!其才其能,已远超寻常将领范畴。

“好东西!确是好东西!”刘邦最终哈哈大笑,拍了拍李凌的肩膀,“凌小子,立了大功了!有了此物,俺看那项羽还怎么撞破俺的城墙!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李凌心中暗松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气,再次躬身,言辞恳切,甚至带上一丝悲怆:“臣不敢求赏!臣恳请汉王,念在南阳新定,屡遭楚贼与‘影傀’袭扰,军民疲敝,府库空虚之情,准南阳减免今岁三成赋税,并以所献水泥之法,换取汉王拨付粮草五万石、箭矢十万支,以资守备,巩固王业侧翼!臣愿立军令状,若得此援助,必保南阳固若金汤,绝不让楚贼一兵一卒西顾,威胁荥阳!”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这才是图穷匕见!献宝是假,索要资源、争取喘息之机才是真!而且开口就是五万石粮、十万支箭,这可不是小数目!

萧何眉头微蹙,出列道:“陛下,李将军所请,其情可悯,然其数巨大。如今荥阳前线,与项羽对峙,每日消耗亦巨,国库空虚,恐难……”

不等萧何说完,李凌立刻接口,语气更加沉痛:“丞相明鉴!南阳非为私利,实为汉之屏障!去岁至今,南阳独力击退龙且、策应彭城、鏖战季布、剿灭钟离昧偏师、扑杀‘影傀’内奸,大小十余战,将士伤亡惨重,粮秣消耗殆尽!若无补充,恐难当范增下一波诡计!若南阳有失,荥阳西侧洞开,楚军可长驱直入,威胁关中!届时,纵有水泥坚城,亦恐回天乏术啊!臣之所请,非为南阳,实为整个大汉基业!”他巧妙地将南阳的困境与整个汉军的战略安危捆绑在一起,言辞恳切,逻辑清晰,令人动容。

武将队列中,曹参、周勃等人微微颔首。他们是带兵的人,深知南阳位置的重要和连番恶战的艰难,李凌所言,并非虚妄。

刘邦目光在李凌和萧何之间转了转,忽然笑道:“好了好了,瞧你这小子说的,跟俺要不管你们死活似的。丞相,你看……”

萧何沉吟片刻,道:“李将军忠心可嘉,所言亦属实情。然粮秣军械,关乎全局,需统筹安排。臣以为,可先拨付粮草两万石、箭矢五万支,解南阳燃眉之急。待秋收之后,视南阳恢复情况及前线战事,再行补充。至于减免赋税……可准南阳今岁上缴之赋税,折半以水泥抵偿,命其就地用于加固城防、修建义仓。如此,既可实补南阳,亦不误国家之用。”老谋深算的萧何,瞬间给出了一个既安抚李凌、又牢牢将水泥生产和应用掌控在中央方案下的折中办法,还将减免赋税变成了“以物抵税”,高明之极。

李凌心中暗叹,姜还是老的辣。但他本意就是讨价还价,能拿到两万石粮、五万支箭,以及用水泥抵税的权力,已是巨大胜利!这相当于获得了部分财政自主权和以工代赈的机会!

“臣,谢汉王隆恩!谢丞相体恤!”李凌立刻躬身谢恩,毫不拖泥带水。

刘邦满意地点点头:“就这么办!凌小子,好好给俺守住西大门!水泥之事,便按丞相说的办,你可要用心督造,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