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又取出一部《百蛮部落考》,查找与荷花潭邻近或可能有往来的部族记载。
书中提及数个部落皆以驯养毒虫、操弄尸傀著称,风气阴狠。放下异志类,转而浏览“修行札记”区域。
多是林家前辈修炼《回风扶摇诀》的心得,于他并无大用。
赵武目光扫过一排排札记,指尖在一册略显古旧的《风木杂谈》上稍作停留。
此书并非林家嫡传,乃某位客卿长老所留,多记些游历见闻与奇思杂感。
他信手翻开,纸页脆黄,墨迹疏朗。前半多是些草木特性、地脉异象的零散记录,并无甚出奇。
翻至后半,一页字迹陡然一变,笔画深峻,带着一种孤峭意味,所书内容亦迥异前文:
“栖木者,木德休位之道也。”
“木生火,火炽而木休。是为生养火德之道也,故其性坚而木实,耐火而沉水,多为柘、乔之木。栖有群鸟,声闻九皋……”
“此休非枯槁,乃养精蓄锐,为来春之萌发也。”
“百鸟归林,敛羽休息,曰栖(qī),是静之象。晨起而飞,蹴而振翼,曰栖(xī),是动之机。”
“一静一动,互为其根。静极生动,动极归静,循环不息,是为栖木之真义。”
“观夫天地,草木有荣枯,日月有起落。木之休,非止息,乃顺时序,转于五行,系于天地。”
“若木强而不休,则生道壅塞,反失其性。”
“故栖木之道,在知止。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修行者欲法此道,当内修“栖“,收心敛气,如鸟栖枝头,不为风动;外修“栖“,应机而作,如鸟振翅,不违时宜。”
“终至动静不二,栖于道中,无为而无不为矣。”
赵武目光一凝,指尖在书页上微微一顿。这并非寻常的修行心得,而是直指木德休位【栖木】果位的残篇!
【栖木】…木德休位…竟是位列二十五道正统五德果位之一!
他心头剧震,如平静湖面投入巨石。
此等直指大道本源的经文,竟会出现在回风谷藏经阁二层,混杂于寻常札记之中?
是前人无意所得,不识其价值,还是…另有隐情?
不及细思,他立刻收敛心神,【点星镜月般若】无声催至极致,冰蓝星辉于眼底深处急转,将书页上每一个古拙字迹、每一道笔画转折,乃至墨色浓淡、纸质纹理,皆瞬间烙印入识海深处,分毫不差。
他看得极快,却又极稳,呼吸平稳,唯有眸光深处星辉流转不休。
正当他记下最后一句“终至动静不二,栖于道中,无为而无不为矣”,那书页之上的字迹,竟如同被无形之水洗过,墨色迅速淡去消融。
不过眨眼功夫,便彻底消失不见,只余一片空白微黄的纸面,仿佛从未有过任何书写痕迹。
果然如此。赵武心中了然,这等涉及大道根本的残经,自有其灵异,不落文字,不传六耳。
他面色如常,合上书册,将其轻轻放回原处,动作不见丝毫迟滞。心中却已翻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