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脚踏空,一阵天旋地转,却发现自己立于高台之上,底下人影重重。
高台之上,旌旗猎猎,风卷云舒。赵武身披云纹广袖道袍,白玉冠束发,立于万众之前。
台下修士林立,青白二色道袍如潮,目光灼灼,皆汇聚于他一身。此番誓师,讨伐北地魔头,他为魁首,天下正道共推,气运加持,声威正隆。
第一世,他修为已至化境,剑光所指,群魔辟易,千里之地皆闻其名。
魔头巢穴前,麾下修士浴血奋战七日,尸骸枕藉,终破其外阵。魔头已成困兽,困守孤峰。
最后一击当由他斩下,天下传名在此一举。峰顶罡风凛冽,他青袍翻飞,剑已出鞘三寸,寒芒映日。
却见脚下山河破碎,门人弟子血染征衣,眼中尽是狂热与期盼。
他忽觉索然,指节一屈,长剑铿然归鞘,拂袖转身,声音平淡却传遍战场:“魔势已颓,余寇不清,尔等之功足矣。”
身后欢呼震天动地,他之名望反更盛往昔。
魔头终被长老们合力斩灭,他未曾染指那份最终荣光,却得“矜而不争,功成不居”之美誉,正道共尊,香火鼎盛。
第二世,他于炼器之道天赋异禀,十指能调地火,双目可辨金精,然斗法非其所长。
率众攻入魔窟深处,与魔头正面相搏。
本命法宝“三才玲珑塔”祭出,光华万丈,却遭魔头吐出一口本源魔火灼烧,塔身裂纹蔓延,灵光骤黯,他气血翻涌,险险败退,被左右护法拼死救回。
归来后,闭关于地火脉眼深处,石室炽热,炉火不熄。
所有心力尽付于一器之上,绘万张图谱,试千种灵材,十指焦痕累累。
寒暑更迭,不知岁月。待神兵出炉之日,雷云汇聚,一柄“彻地浑元尺”破顶而出,光冲牛斗,百里可见。
持尺出关,却闻魔头早已伏诛多年,尸骨皆寒。
他持尺立于山门,怅然若失,然其所铸浑元尺终成后世镇魔至宝,受代代景仰,炼器宗师之名永载青史。
第三世,他见魔祸肆虐,赤地千里,村落十室九空,饿殍遍野,稚子啼哭于道旁。讨伐大军前行,步伐渐沉。
遂于途中取百草,调元炁,辟清净之地,开八宝琉璃炉炼丹。
初时仅救沿途伤患,后名声渐起,百姓扶老携幼而来,阻塞于道。
所过之处,丹施病除,枯木逢春,百姓感戴,口称“活菩萨”。
追随者日众,皆感其恩泽。魔头之患渐远,活人无算之功近在眼前。
待某日雨夜,忽忆起讨魔正事,遣弟子疾驰探之,回报魔窟早已空置多年,蛛网密布,唯余他“仁心妙手”之号流传世间,庙宇之中,香火不绝。
第四世,他资质平平,道法寻常,无惊世之才,唯持一念:
魔头当诛,此志不改。
他循着模糊线索,跋山涉水,鞋履磨穿,餐风露宿,容颜憔悴。
终至北地边陲一荒僻村落。
却见传闻中凶威滔天的魔头,竟是一枯坐老叟,衣衫褴褛,居于寻常茅舍,每日晨起,便至村口老槐树下,以微末魔功幻化些青面獠牙、黑风磷火的狰狞幻影,吓唬过往孩童,待孩童尖叫跑开,他便拊掌嘿嘿一笑,面露满足,复归茅舍沉寂。ru2029
u2029梳理了一下大纲,稍晚了一些,一会应该还有一章加更。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