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俊文居高临下地看着瘫在地上的王力治,声音比沙漠地图的夜风还冷:“再骚扰她们试试。”他拽掉手套,掌心的银杏叶胎记在灯光下清晰可见——那是小时候爬琅琊银杏树摔的疤,此刻倒像枚威慑的印章。
二、格斗术与战术板
宴会厅的骚动很快平息,酒店经理点头哈腰地送走了灰溜溜的王力治。董立杰嚼着牛排突然拍桌:“文哥,你刚才那招卸力太帅了!快教教我们!”刘怡萱举着直播设备对准储俊文,镜头里他正在给王文娟揉发红的手腕——刚才挡王力治时被指甲划了道印子。
“确实该学点防身术。”储俊文擦了擦手上的酱汁,“下周开始,体能训练加格斗课。”他看向诸葛隽羽,“把你的数据分析系统加个‘人体反应速度监测’模块,格斗和电竞的反应训练是相通的。”
系统突然在脑海亮起:“检测到团队安全意识觉醒,解锁‘团队防护’技能:队员间可共享危险预警,格斗训练效果提升50%。私人奖励:‘军用格斗术图谱’,含物理原理拆解说明。”
一周后的训练馆里,多了片铺着软垫的区域。储俊文穿着体能训练服,正在给队员们示范直拳的发力角度:“手肘抬高30度,符合杠杆原理,既能省力又能增加冲击力。”他对着假人出拳的瞬间,诸葛隽羽的平板上弹出数据:“拳速18\/s,力道相当于AK的后坐力反冲。”
女生组的训练格外热闹。刘怡萱总把格斗术和“扎杆射击”的姿势搞混,出拳时胳膊拐得像台球杆;王文娟学得最认真,笔记本上画满了发力示意图,连“手腕旋转角度=弹道修正系数”都标上了;诸葛隽羽边记数据边吐槽:“早知道学格斗这么累,当初就该在数据分析里加个‘自动躲技能’算法。”
董立杰和孙兵毅的对练堪称“暴力美学”。前者总想用“钩爪枪飞踢”,后者则坚持军校的标准动作,储俊文在旁笑着喊停:“格斗不是打游戏,你们这是想把垫子拆了?”他突然示范了个擒拿动作,手指在孙兵毅胳膊上的穴位一按,一米八的壮汉瞬间酸得直咧嘴:“这叫‘穴位杠杆’,比蛮力管用。”
青训队员们扒着栏杆偷看,王晨皓(棱镜)的笔记本上,格斗姿势旁画着对应的持枪瞄准动作——原来出拳的发力角度,和98K的扣扳机力度真能对应上。储俊文瞥见了本子上的涂鸦,突然把他叫过来:“试试用狙击枪的呼吸节奏调整出拳频率。”少年一试,果然拳速稳了不少。
三、文神的另一面
《电竞日报》的头版再次爆了——《独家:文神储俊文竟是格斗高手!Yx战队加练防身术》的报道里,配着他指导队员出拳的照片,角落里董立杰被孙兵毅按在垫子上的窘态成了意外笑点。
训练间隙,王文娟递来杯45c的温水:“记者又来问你是不是偷偷练过格斗,我说你把物理公式用到打架上了。”储俊文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杯壁的温度标签——和他调试98K时的最佳手温一致。
系统弹出新的提示:“团队格斗训练达成阶段性目标,解锁‘实战反应’被动:赛场危急时刻操作误差降低10%。”他望着训练馆里打闹的队员们,突然明白这比任何战术板都重要——能护住身边的人,才能更安心地冲向赛场。
夕阳透过落地窗,在格斗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储俊文看着刘怡萱用“折射原理”躲开董立杰的直拳,王文娟用“杠杆技巧”把诸葛隽羽按在垫子上,突然笑了——这支从琅琊来的队伍,不仅把物理课搬进了赛场,还把格斗术练成了另一种战术。
战术板上的“pEL秋季赛总决赛”字样旁,被人用马克笔加了行小字:“格斗课考勤与训练时长挂钩”。储俊文拿起板擦想擦掉,却发现那字迹和王文娟笔记本上的一模一样,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远处的黄浦江上传来货轮的鸣笛,像在为这支既能握枪又能挥拳的队伍,奏响新的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