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里,百姓路过那条巷弄都绕着走,以前人家说,入了夜,常能听见“乐坊”里传来姑娘的哭声,可谁也不敢多嘴,连官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还敢惹那位有太后护着的皇子?
自然有不怕的铁项令,一位来京省亲的县令听说了这桩恶事,直接了当的表明要为石家做主,只是可能方式方法有些问题,刚开始行动就被魏王带着侍卫一顿暴打,直接打瘸了他的双腿,县令宁死不屈,直接爬着去了玉关桥,堵着宫门告御状,这才将此事闹大。
隋中丞这次长了个心眼,先是找到了石家人,后又暗中查访,直到证据确凿之后才马力全开,直接雇人抬着棺材上了乾元殿,表示陛下若不严惩,臣便一头撞死了御桌前,然后去天上找先帝告状。
姜昭棠自然也是怒火中烧,恨不得活活掐死这个儿子,事后他答应给御史们一个交代,但事后魏王声泪俱下的哭诉,抱着太后不撒手,表示自己再也不敢了,太后抱着他喊着心肝肉,以后乖孙可不能这样了,说罢就让姜昭棠去应付那帮朝臣。
太后很愤怒,这还是姜氏的天下么?反了天了,臣子居然逼着陛下惩治皇子,一群没尊卑的东西,那隋中丞最该杀。
姜昭棠也是恻隐之心犯了,这是他的儿子,向来孝顺,再说了,谁年少的时候不犯几桩糊涂事呢?
再上朝的时候,皇帝宣布除去魏王的王爵,三十大板,入宗正寺思过一个月,在他看来,如此惩罚,已经算得上是重惩了。
隋中丞仍旧不依不饶,怒谏,皇子犯法虽不至于与庶民同罪,但贬为庶人,流放蛮荒,永久不得回返长安,如此方能恕其罪,如此方可明法纪。
没成想刚说完,太后直接从大殿后走了出来,指着隋中丞的鼻子就骂不晓事的田舍奴,当我皇家可欺也?说罢就直接命内侍将其丢出去,朝臣这才明白,魏王身后有太后护着,她老人家可不像是圣人这么讲章法。
于是纷纷缄口不言,只能私底下气愤,没人再聊这个事情。
隋中丞岂能善罢甘休,举着案表直接跪在了宫门前,言说要是不严惩他就跪死在宫门口,说跪就跪,足足跪了两日,最后还是裴令公将他带回去照顾,翌日二位老臣联合上表。
中书的官员们一看自己老大也掺和进去了,无奈也跟着上表,大多人都是意思意思,谁也不想触太后的霉头。
太后是彻底怒了,跟皇帝说,你要是还有一点孝顺的心思,就罢黜二人,那个县令直接斩了,这是什么年月,什么贱人都能插手天家的事情?总之她是不可能交出自己的孙儿。
姜昭棠向来杀伐果断,为稳定社稷,献祭一个儿子丝毫没有任何压力,但太后的情绪他不能不考虑,毕竟是自己的亲娘,而且仁孝治天下不是说说而已。
这件事情,县令没错,御史也没错,隋中丞自然也没错,有错的是他的十皇子,是太后捧在手心里的心肝肉。
皇帝亲自鞭笞十皇子,足足五十多鞭,差点当场把这个儿子打死,臣子们又劝又怂恿,反正又是一番左左右右的折腾,终于没人再聊这个事情,没成想一周前风波又起,石家那两个夫妇,听说哀莫大于心死,一块儿上吊死了。
这影响可想而知,长安城人人都在念叨这件事,御史们更是直接炸了,这次就算被罢官也要弹劾上书。
秦渊消息灵通,在事发的第三天就知道了这桩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