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诗问(1 / 2)

君臣闲谈,载歌载舞。

秦渊也找到机会来到镇北公面前,后者跟他说道:“贤婿,晚些时候回家再聊。”

姜昭棠忍俊不禁道:“你别着急,朕还没跟镇北公叙些话,晚些时候,跟随你回家就是了,太医随侍在旁,无须挂心。”

“好,臣告退。”

从上退下之时,余光瞥见有人在看自己,他扭头一看,是一个身着绛纱袍的肥胖男子,束乌角嵌玉带,佩青白玉桂叶佩,他与自己对视片刻,轻笑一声,直接端起来一杯酒遥敬了一杯。

秦渊躬身一礼,而后径直回到自己的座位。

能坐到上位,再加上这衣服,依稀能猜出此人的身份。

这大概是三皇子,秘录上记载,此人在朝中势力庞大,三省六部中皆有他的手眼,皇帝却从未钳制,反而对其很是疼爱,不少次越过规制赏赐,坊间传闻,圣人曾赏赐四爪蟒纹袍。

按照大华礼制,这是储君才能穿的衣服,可惜未有顶饰三层金龙,衔东珠。

姜昭棠的心思在皇子间向来难猜:她欣赏二皇子的才学,偏爱三皇子的机敏,将十二皇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也曾盛赞五皇子洒脱不羁,颇有魏晋嵇康之风。

看似对谁都青眼有加,细品却又仿佛对谁都未曾真正属意。

秦渊思忖,或许正因帝王心如此难测,朝中众臣才不敢轻易押注站队。

这偌大帝国,气象丝毫不逊于贞观盛世,立储之事,的确容不得半分轻忽。

“陛下有旨,中秋佳节,献诗助兴!”

滕内侍的声音经黄门官传至曲江苑各处,在场的文人骚客与世家学子顿时沸腾。他们早有准备,纷纷执起纸笔,摩拳擦掌欲展才华。

大殿之内,几乎所有目光不约而同的聚焦在秦渊身上,上次七夕诗魁便是这位平原侯,更有《将进酒》这般流传千古的祝酒名篇。

论诗才,满座之中谁能与之比肩?

远处的崔伽罗唇角噙着一抹温婉的笑意,她撑着下巴怔怔看着,心中涌起丝丝缕缕的旖旎心思,以往阿闵作诗,她皆在现场,如今手中还藏着他的诗稿手迹,这可是天下独一份的珍藏。

崔伽罗很怀念在江州的日子,若是阿闵念诗,自己该在他身边才是,近距离的看着他那俊郎的侧脸,意气风发的眼神,感受狂浪不羁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