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要放下,突然愣住。
“老李?”
“他怎么来了?”
李二此次登门,是因杜如晦禀报李沐又有新发明,还准备以“大唐”命名。
一听便知非同小可,他立刻动身前来。
谁知刚到门前,李沐竟主动迎出,让李二大为惊讶。
“你小子怎么发现我的?”
“丫鬟还没通报吧……”
话未说完,他目光锁定了李沐手中的金属圆筒。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
答案就在这圆筒里!
李二一个箭步上前,夺过圆筒翻来覆去端详,却仍摸不着头脑。
“这到底是什么?”
“你是用它发现我的?”
他抢先发问,反倒让李沐一时语塞。
李沐打量着李二,挑眉笑道:
“老李,几日不见,变机灵了啊!”
\"你是如何发觉朕的行踪?莫非用这个铜管窥视?\"李二把玩着手中冰凉的青铜圆筒。
\"望...远...镜?\"
\"此物唤作此名?\"
李二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突然福至心灵。
他将铜筒举至眼前,透过狭小的孔洞向外张望。
\"嘶——\"
李二倒抽一口冷气,险些失手跌落宝物。待看清李沐戏谑的眼神,不由得耳根发热。
\"方才...朕瞧见一头可怖的巨兽...\"李二支吾着比划,\"通体玄黑,獠牙如剪,生着六条铁柱般的腿足...\"
越说越觉不对,话音渐渐低不可闻。
\"哈哈哈哈!\"李沐突然捧腹大笑,惊起飞鸟无数,\"您说的莫不是...蝼蚁?\"
李二顿时面红耳赤,手中铜筒猛地扬起又生生止住。深吸一口气,再次将圆筒对准远方——数百步外的市井街巷,竟似近在咫尺!
\"妙哉!此物当真...\"李二声音发颤,瞳孔剧烈收缩。他终于明白何为\"望远镜\"。
当李沐收回宝物时,李二仍痴痴伸着手掌。\"这玩物朕要定了!\"他突然抓住李沐手腕,\"开个价吧!\"
未等回应,又急不可耐地追问:\"此等神器,能量产否?\"双目灼灼似要喷出火来。李沐被这炽热目光逼得连退两步,后背抵上了廊柱。
“老李,你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不就是个望远镜嘛。”
李沐撇撇嘴,一把将躲在后面的杨三尺拉到前面。
“看好了,这望远镜的镜片都是他磨的。往后你需要多少,直接找他就行。”
杨三尺整个人都是懵的。
刚才还在跟李公子说话,怎么突然就被推出来了?
“李公子...”
“那个什么望远镜...我真不懂啊!”
“我就是按您说的磨了几片镜子,望远镜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我还没见识过呢!”
可怜这木匠刚把镜片交给李沐组装好,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李二瞧着这个呆头呆脑的木匠,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臭小子,糊弄人也不找个像样的,好歹提前对好词儿啊!”
“就这傻样,你说望远镜是他造的,骗谁呢?”
李二满脸写着“你当我是傻子”,对杨三尺嗤之以鼻。
李沐无奈地扶住额头。
“老李,我至于这么糊弄你吗?”
“造望远镜又不需要多大学问。”
“就像你想吃鸡蛋,养只母鸡就成,非得弄明白鸡是怎么下蛋的吗?”
“杨三尺虽然是个木匠,但只要会磨镜片,就能造望远镜!”
李二将信将疑,难不成这其貌不扬的木匠真能造出这等稀奇物件?
见两人还是半信半疑,李沐气得直跺脚。
他指着杨三尺训道:
“你这榆木脑袋!”
“在大唐科学院不是讲过原理吗?小孔成像记不记得?”
杨三尺先是点头,又慌忙摇头。
“李公子,小孔成像是明白,光线怎么走也清楚,可这和望远镜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这望远镜也能把外头的景象投到筒子里...”
说着说着,他突然激动起来,一把抢过李二手里的望远镜。
学着李沐的模样,眯起一只眼往里瞧。
“天呐!”
“太神奇了!远处的东西都变大了!”
捧着望远镜,杨三尺突然福至心灵,把之前学的道理都串了起来。
“小孔成像...光线...镜片...”
“我明白了!全明白了!”
这老木匠高兴得手舞足蹈,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活像个得了新玩具的孩童,捧着望远镜爱不释手。